已有1條回答
鼓勵孩子其實是教育孩子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不能打壓,應該在鼓勵孩子的基礎上讓孩子學會成長。但是父母在鼓勵孩子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方法,不要讓孩子產生自我的意識,那么父母應該怎樣鼓勵孩子呢?
父母應該怎樣鼓勵孩子
1、父母鼓勵孩子要給孩子積極的一面,不要越俎代庖。許多家長覺得孩子做不好事情,時間長了就會不耐煩,因此會伸手幫孩子做了。這樣的結果就是家長做的越來越多,孩子越來越懶,越做越錯,最終會變得好吃懶做,沒有責任心。
因此孩子在做什么事情時,家長要對孩子充滿信心,多說一些:相信你可以做好,你有能力把這件事做好一類的鼓勵話語。
2、家長不要吝嗇你的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對年齡小的孩子,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為,認為沒有什么件事是值得表揚的。
其實,對于年齡小的孩子做好一些大人覺得“簡單”的事已經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習慣和好的成績也是由這些“簡單”的行為累積成的。
因此只要有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增強自信心,父母就要慷慨地給予表揚和鼓勵,年齡愈小表揚愈多,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提高表揚的標準。
3、鼓勵孩子的時候要堅持適度原則。表揚在塑造孩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但也并不是意味著表揚越多越好,更不是意味著事事都要表揚。
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表揚最好是要對“事不對人”,表揚的前提一定是有值得表揚之處,并且只針對這件事情來表揚。
表揚被“濫用”,或許比家長想象中更糟糕:比如孩子可能會特別依賴外界的肯定,一旦自己的行為沒有得到對方及時的肯定就會變得失落、沮喪;過度表揚也容易造成孩子對表揚的“審美疲勞”,一些孩子還會被這種“廉價”的表揚沖昏頭腦,導致虛榮心的滋長,不利于孩子的進步。
4、鼓掌也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如果說光是語言上的贊美和鼓勵還不足以表達你的欣喜之情,那么就鼓掌好了,掌聲是正向的肢體語言,當孩子表現良好的時候,適時地給予掌聲并配合稱贊的話語。
比如“進步真快呀!”“做得太棒了!”等等,這樣對孩子的激勵會更大,孩子能感覺到更多的認同和自豪感。同時還可以教導寶寶,告訴他要懂得適時地給去鼓勵別人。
父母對孩子的鼓勵將是孩子成功路上最堅定的動力,所以,父母們面對孩子的表現,不要吝嗇自己的掌聲,我們要大大方方的鼓勵孩子,讓孩子知道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和認可。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