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們的特性就是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尤其是年齡小一些的孩子,在對世界充滿好奇且對金錢觀沒有概念的時候,他們總是會出現什么都想買的特征。這一特征如果不及時引導,孩子的金錢觀可能會受到影響,所以我們必須盡快引導解決。那么孩子什么都想買怎么引導呢?
孩子什么都想買怎么引導
1、先不要著急拒絕。
當逛商場或超市的時候,孩子什么都想買時,家長不應完全拒絕,但也不能夠隨心所欲的想買就買。而要根據具體的情況,當孩子所想買的東西,也正好是近期所要購買的物品時,可以給孩子買下來。而非有必要的東西,可以通過商量的方式,這樣也容易讓讓孩子接受。
2、讓孩子“有規則地”進商場。
如果有父母不想對孩子過于嚴格,可以與孩子約定“每次只準買一個,還要限定金額”,這個規則堅持下來之后,以后就不會那么輕易的出現孩子什么都想買的情況啦。
例如孩子每次進超市,可以挑選一個價值10元以內的商品,或者這一次不買的話可以累積到下一次,不買的次數越多,孩子最后能買的商品的價值越大……慢慢地孩子便懂得,“以后買,會更好”,這便是延期消費的引導。
3、對結果進行評價。
如果孩子按照約定去完成了之前的計劃沒有出現孩子什么都想買的情況。那么回到家中,父母一定不要忽略了最后的總結,家長可以對孩子說:今天在超市里看到了自己很喜歡的玩具想買,但是忍住了,遵守了我們之前的約定,孩子你這樣做是非常棒的。
同時家長也要學會給孩子適當的夸獎和鼓勵,這樣可以強化孩子內心的意志力。
4、回家之后要讓孩子理解金錢的來源。
通常情況下,家長基本上不會讓孩子摸到錢的,覺得錢上有很多細菌,也擔心孩子會把錢弄丟,當孩子有需求的時候,家長就成為了他們的取款機。
所以,直到孩子上小學之前,都是沒啥機會接觸到錢的,除了過年的時候接到的紅包里面有錢。導致他們對錢的概念非常模糊。
他們只是知道,錢能夠換來商品,但是錢的來源是哪里,根本不知道,更不知道賺錢的不易,這樣自然就會有孩子什么都想買的情況。
這時,家長可以通過讓孩子觀察各行各業勞動人民的工作,看到他們為了工作流下汗水和淚水。并且告訴他們,爸爸媽媽掙錢是多么多么不容易。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