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對于自家小孩子有不說話的情況出現就會很著急,這時候家長要追引導孩子,畢竟孩子學習說話也是有一個過程的,所以一定要有耐心,那么小孩子不說話怎么開導呢?
小孩子不說話怎么開導
1、對孩子適當刺激
有些父母因本身講話具有腔調,而猶豫是否該對小孩子說話,以致造成小孩子說話能力的遲緩。殊不知,語言的刺激比正確發音更重要。
特別是在帶小孩子四處走認物時,一定要用具體的行動恰當地表達語言。比如告訴孩子“這是小貓。快叫貓咪!”、“這是紅花,這是綠草”、或“寶寶餓了嗎?我們回家吃飯吧”等。
2、注意教育方式
小孩子不說話與教育方式也有關系,因為有的父母比較強勢,對小孩子的教育過于嚴厲,甚至是打罵都會引起孩子的恐懼心理,逐漸就養成了不愛說話的習慣。
所以說家庭的和諧氛圍,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非常關鍵,也是造就小孩子性格成長的關鍵因素。
3、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和肯定
雖然小孩子不說話,還不知道何為自卑,但缺乏自信也會影響孩子們的各種行為。因此,父母往往需要鼓勵孩子,給予他們更多的肯定和贊揚,這可以幫助他們的孩子提高自信和勇氣,也能鍛煉孩子的一些能力。
4、多和孩子進行交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相信這句話每個人都聽過,但是做好的又有多少。所以父母在小孩子面前一定要多說話,多和孩子交流,不要沉默寡言,孩子都喜歡模仿大人,也許孩子不喜歡說話,就是受父母的影響,久而久之,就養成習慣了。
5、激起孩子的說話欲望
小孩子不說話,家長們就要抓住任何機會和孩子不停地說話,用孩子能夠聽得懂的語言,這是讓孩子開口說話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在交流的時候,父母要看著孩子們說話;如果小孩子能用他零碎的語言加上肢體動作回答,家長要及時給他鼓勵,不要急于糾正他的語病,這樣會打擊他的自信的。
6、多帶孩子出去玩
小孩子不說話的時候,家長就可以到孩子去動物園、植物園看看,這樣不僅能夠讓孩子多認識一些植物、動物,還能拓寬孩子的知識面,進而激起小孩子的求知欲,是增加詞匯量的好機會。讓孩子從心里對事物產生興趣,他才會開口問、開口表達,所以多帶孩子接觸外界,多見世面,絕對是有好處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