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的家庭中大都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中都是非常的寵溺的,適當的寵愛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家長過分的溺愛孩子,就會讓孩子養成很多的不良習慣,那么溺愛中長大的孩子有什么特點呢?
溺愛中長大的孩子有什么特點
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父母對孩子的寵愛最常見的就是體現在對孩子物質上的滿足,甚至可以說是有求必應,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極少考慮他人的感受,只追求自我滿足,對待她人缺乏真誠和責任感,很可能會讓孩子覺得別人滿足她的要求是理所應當,想要的東西也不需要付出努力就能得到,從而漸漸變得自私自利。
溺愛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由于我們的溺愛,孩子的各種能力都被掩蓋了,如果這種能力低下的孩子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就會遇到很多問題。這樣的孩子在學習上會遇到各種障礙,于是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不喜歡學習,最后厭學,甚至輟學。當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時,緊跟著其他的毛病就都出現了。所以,厭學的孩子幾乎都是在溺愛中長大的。
溺愛中長大的孩子獨立性比較差,依賴性特別強,抗壓能力弱;他們習慣了什么事情家長做主,家長會給他們解決,遇到困難或者難于解決的事情就不會再參與其中,只需要告訴父母自己想要達到的結果即可;這樣孩子的獨立性會越來越差,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衣服不會洗,飯不會做,地不會拖等等。
溺愛中長大的孩子脾氣大,必須按照他的意思來。不然就又哭又鬧不肯罷休,這也是家長溺愛的后果。家長過度以孩子為中心,就會讓他產生優越感,不再把其他人的需求放在眼里。比如他愛吃的菜不許別人吃、電視遙控器必須由他掌握等等,這種自私的孩子,進入群體生活后會很不適應,容易被人排斥。
溺愛中長大的孩子會變得膽小怕事。有些父母會覺得孩子依靠父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會包辦孩子的一切。這樣孩子的表現是,在家是大佬,在外是慫包。你叫他跟別的小孩子玩,他卻緊緊黏在你身邊,被同學欺負,不敢告訴老師或父母,也不會主動還手。
當你發現孩子在外有這些表現時,父母可別再用孩子性格內向,這句話來安慰自己。這分明就是孩子從小被慣得無法適應外界生活,膽小怕事、自信心也不強,沒父母在身邊,絲毫沒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會表現得很無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