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孩子是天生的慢性子,做事的時候總是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比如說有的孩子洗頭要用半個小時,洗個澡要用上一兩個小時,這是典型的做事拖拉的行為,那么對于慢性子的孩子怎么改掉磨蹭呢?
慢性子的孩子怎么改掉磨蹭
對于慢性子的孩子,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多從孩子的角度去同理思考。這樣做家長就會減少自己的焦慮,也會建立親子之間的信任,同時也更容易促使孩子理解自己的要求。
多給孩子贊許。孩子如果磨蹭的話,家長一定不要破罐子破摔,在孩子面前大聲呵斥或是責(zé)罵孩子,這樣只會更加打擊孩子,讓其更沒有自信,從而會更加磨蹭,所以,在當(dāng)孩子有一點小小的進步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多給孩子一些口頭表揚和贊許,這樣孩子就會加快改掉慢性子毛病的速度。
對于慢性子的孩子,要讓孩子知道磨蹭的后果。孩子不知道磨蹭耽誤事,沒有意識到嚴(yán)重的后果。家長可以找機會讓孩子拖拉一次,比如早上賴床,那就讓他多躺一會,不用催促,等他起來晚了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了,直接送他去幼兒園,一上午恐怕他都要餓肚子。這樣他就知道以后再賴著不起床,早餐都沒得吃,下次會迅速起床吃飯。
可以讓孩子學(xué)會時間管理,分清事情的先后緩急。通過不斷地強調(diào),讓她了解輕重緩急的概念,在心里埋下意識。
民主的氛圍,給孩子發(fā)言權(quán)。經(jīng)常有父母對孩子說“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插嘴”,家里的大小事務(wù)也都由父母決定。其實很多大人的事小孩都是可從參與的,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大人一味地阻止他們發(fā)言,會導(dǎo)致孩子逐漸喪失主見。
家長不妨多聽聽孩子的意見,說不定還能從他們的言論中獲得一些啟發(fā)。即便最后沒有采納他們的意見,讓他們勇敢地說出來,也會令孩子感到自己在家庭里是受尊重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