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家長認為自己付出全部的愛來對待孩子,那么孩子也會同樣回報愛,但是結果卻很難得到孩子的尊重和感恩,這往往是因為家長的教育方式不正確,那么不知感恩的孩子是怎么教育出來的呢?
不知感恩的孩子是怎么教育出來的
1、一味地縱容孩子,把溺愛當作真正的愛
家長愛孩子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很多家長卻錯把溺愛當作愛。嚴格來說,溺愛不是愛,而是一種“捧殺”行為,也往往是難以養出感恩的孩子。
過分地保護孩子、遷就孩子,不從正確的角度來引導孩子,讓孩子隨波逐流,本身就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孩子將無從進行自我提升,孩子的成長將變得徒勞無功。
2、不去糾正孩子的錯誤觀念或行為
有些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犯了一些錯誤時,會疏于糾正,而家長這么做的原因就是認為“小錯不值一提”。但是,家長卻忽視了孩子從小不改,長大就難以改變的道理,孩子的壞習慣和錯誤的觀念就是在這一點一滴的小事中逐漸形成,最終變成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3、過于嘮叨,車轱轆話來回地說
嘮叨,就非常普遍的存在于中國式家庭教育中了。孩子們寫作文也總是描述家長愛嘮叨,聽起來非常無聊和煩人的。這樣的孩子長大后總是被家長們嫌棄,左耳進右耳出,不聽家長的話,不懂得感恩父母等一系列的,孩子聽的多了,就會逐漸厭煩,然后就會不再感恩。
所謂種什么因得什么果,再有道理的話,反復地說,也會被人厭煩,甚至激起逆反心理。所以說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重復,是非常勞累又收效甚微的行為。
4、無意識間總愛脫口而出的話
一些家長的確可以表現出真愛的特質,但是很多家長卻是以愛為名,把孩子視為自己的財產,讓孩子為他們而活,而不是尊重孩子自己的生命歷程。
“為了你好”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道德綁架。這樣不僅會使孩子的成長中充滿愧疚感,也會容易使孩子產生自暴自棄的擺爛心理。這樣的環境下塑造的孩子,怎么能學會感恩父母,學會愛與被愛呢?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