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庭中對待孩子的教育方法需要一致,若是因為父親和母親的教育方式不一致,可能就會對孩子在成不好的影響,多以家長還是需要有合適的教育還的方式,那么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及方法有什么呢?
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及方法
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也在變化,那么教養(yǎng)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tǒng)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jīng)驗,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當家長的心思已經(jīng)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經(jīng)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在家長對待孩子的時候,需要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nèi)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有時候,家長對孩子太嚴厲,經(jīng)常批評指責、打罵孩子;或不尊重孩子,都會讓孩子為了逃避懲罰等而說假話。所以在孩子說謊的問題上,家長不能只看到表面上能看到的部分,要了解孩子說謊的真正原因,去幫助孩子。這樣孩子根本就不需要撒謊來解決問題了。
孩子在生活中磕磕碰碰是很正常的,若是孩子遇到問題,有過錯的都是別人,去責怪別人,教給孩子的是不寬容和報復,其實是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的。
這時候就需要教給孩子的是善待對方,這樣做,不但沒有讓別人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卻能讓孩子意識到有問題是雙方的事,要互相體諒。
這也是教孩子“同理心”,在人際交往中,能夠用體會別人的情緒和想法,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