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不認真,家長在糾正孩子學習問題時,千萬不要抱著,我家的孩子還小,這種幻想,一定是及早確立、當下確立才是最好的選擇。當然家長們也完全不必“恨鐵不成鋼”,孩子還是單純的,只要引導得當就會得到好的結果。
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不認真怎么辦
1、給孩子定底線
家長有必要和孩子有一種“底線”默契,按時完成既定的任務,家長也不超量,孩子也不超時,有了這種配合的底線默契,才能把學習這件事真正做好。
小孩子終歸是有求于大人的,雖然一開始可能會對爸爸媽媽提出的底線要求感到畏懼、不愉快,但是說到底,父母都應該心平氣和地去告訴孩子,要先把自己的學習態度擺正了,我們就能有亦親亦友的機會。
2、共同探討問題
家長不是神,更不是百科全書,遇到孩子提出的問題時,可以勇敢地告訴孩子,“這個媽媽也不會,我們一起去尋找答案。”當得出答案之后,再和孩子一起探討,這個答案到底對不對,應該怎樣理解,養成多思考問題的習慣,同時培養孩子不把答案當作最終標準答案。
3、鼓勵孩子多提出自己的看法
同一件事,孩子和家長看的角度不同,家長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而是要以包容的心態傾聽孩子的想法。
當孩子提出不同意見時,家長不妨多聽聽孩子的想法,你想給孩子穿紅色鞋子,孩子今天想穿綠色的,那就讓他穿綠色的好了。
穿什么顏色的鞋子,遠遠沒有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想法很重要,值得被人采納來得重要。
4、不做權威者
很多家長在孩子面前喜歡扮演絕對的權威者,“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家長說的不對也是對的,孩子只有無條件服從的權利。
孩子習慣被人指揮,機械性地聽從“權威者”安排,從不多加思考。因為他們覺得思考了要沒用,提出的不同觀點都會被無情地打擊,何苦自討沒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