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實生活中,孩子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在校園中還是比較的常見的,有的孩子會經常一個人坐在教室里,不愿意與人交流,那么孩子孤僻不合群怎么辦呢?
孩子孤僻不合群怎么辦
1、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孤僻不合群,只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孩子才會對外部世界產生信任感,樂意向外探索,愿意和其他人交往。所以父母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關注,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給孩子多一點鼓勵和肯定,讓孩子從小就比較自信、大膽,那么他就不會害怕加入小伙伴中,即使出現矛盾和沖突,內心也不會產生太大的情緒。
2、良好的家庭環境
如果父母不和睦,經常爭吵,孩子得不到應有的關懷和溫暖,心靈受到創傷,就會因此而沉默寡言、悶悶不樂,性格漸漸變得孤僻不合群。因此,父母應給孩子創造一個和睦、融洽、民主的家庭,讓孩子真正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員,讓孩子感到家庭的溫暖、體驗到家庭的歡樂。
3、提供交往機會,但給孩子適應的時間
對于缺乏交往體驗的孩子來說,家長有必要給他們提供交往的條件,讓孩子有在交往中體驗交往樂趣、習得交往技能的機會。比如,邀請孩子喜歡的朋友到自己家里玩,讓孩子扮演小主人招待朋友;給孩子在學校找一個比較熟悉的同伴,條件允許的話讓他們同來同往,讓孩子上下學路上不至于落單,如果這個固定同伴的性格比較外向,在小伙伴的帶動下,慢慢拓展交往范圍的可能也會更大。
4、教給孩子一定的溝通交流技巧
對于孩子孤僻不合群,當孩子面對小伙伴不知所措的時候,父母應該做好正確的引導。當孩子調皮搗蛋的時候,要及時糾正,讓孩子知道,和他人交往不可以橫行霸道,需要遵守伙伴之間的規則,顧及他人的感受,不然會被他人排斥;當孩子與他人合作、一起游戲的時候,要適當鼓勵。
家長還應該鍛煉孩子的說話能力,讓孩子知道什么情況下可以說什么,怎么說容易獲得他人的認可,會說,會答,那么他交際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就大。
5、樹立良好榜樣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自我封閉,無良好的人際關系,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會因此而產生孤獨感,形成孤僻不合群的性格。因此,作為孩子的第一位啟蒙教師,家長應以身作則,在言行、人際交往等各方面都應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孩子耳濡目染,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一個良好的性格。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