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般情況下,孩子會對媽媽產生很深的依賴感,在遇到問題或者是受到欺負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媽媽,但是有的孩子恰恰相反,不敢與媽媽親近,害怕媽媽,甚至不敢與媽媽對視,那么孩子對媽媽有恐懼心理怎么辦呢?
孩子對媽媽有恐懼心理怎么辦
首先,要找出孩子對媽媽有恐懼心理的原因。一般孩子如果和媽媽不親密主要原因就兩種,一是媽媽對孩子太嚴厲,孩子一看見媽媽就會有心理抵觸;二是媽媽平時和孩子接觸的時間太少,沒有建立起親密的關系。
孩子對媽媽有恐懼心理,家長要改變教育孩子的方式。如果孩子害怕媽媽,媽媽應該嘗試著從改變自己對孩子的說話方式、態度等方面入手。在教育或者批評孩子的時候要盡量選擇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千萬不要對孩子動手或者是罵孩子,更不能再孩子哭鬧的時候單獨把孩子留在家里或者外面,這樣做是很危險的。
孩子對媽媽有恐懼心理的這個情況,要考慮平時的時候是不是因為帶孩子帶的比較少,或者是因為對孩子比較嚴厲所造成的,一般來說孩子都是比較親近媽媽的,他的性格都是不太一樣的,這個也不用過于的擔心。在平時的時候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一起讀書游戲,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這種情況可以多給孩子進行一些開導,有可能是媽媽比較的嚴厲,所以孩子就比較害怕,平時的時候,如果孩子做錯什么事情,不要立即的就打罵,一定要給孩子多講道理,讓孩子知道是哪里不對,多給孩子從心里開導,慢慢的孩子就會和媽媽親近,讓孩子知道媽媽是對孩子是好意的。
孩子對媽媽有恐懼心理,這是典型的“慈父嚴母”式家庭教育的結果。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影響下,大多數父親與孩子之間相處較少,而母親相對要多很多,家庭教育的重擔自然基本落在母親身上。于是孩子會總認為:媽媽要求太多、太高,經常責備和嘮叨,而爸爸從外邊工作回來對孩子相對寬容些、愛護些,甚至有時會溺愛孩子。
而“慈父嚴母”式的家庭教育會給孩子帶來性格和身心健康方面的影響。常期以往會使男孩子缺乏陽光之氣,性格相對懦弱些。長大以后在家庭生活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自卑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