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成長的動力就是孩子內在的驅動力,家長培養孩子的動力,不僅能夠使孩子在學習上產生積極的心理,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是非常的有益的,那么找到孩子內在動力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呢?
找到孩子內在動力的最好方法
1、找到孩子內在動力的最好方法:點燃孩子對學習的濃厚興趣
有目標不代表能讀某一學科突然就感興趣了。想要孩子真的學習成績能夠提升,那么除了給孩子奮斗的目標之外,還要讓孩子切實的感受到學習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并且這個興趣的培養越早越容易成功。尤其是低年級孩子的學業知識含量還沒有高年級那么多,正是培養孩子自信的好時機。點燃孩子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家長可以用心理學上稱為“陽性強化”的一個行為。
通俗一點說,就是及時鼓勵孩子哪怕只有一點小小的成功,這也是會讓孩子產生良好的自我感覺,從而樹立學習信心,激發學習的熱情。同時繼續學習并爭取獲得更大的成功的一種動力。這樣就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
2、找到孩子內在動力的最好方法:賦予孩子所做的事情更多意義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擁有更多意義時,我們就會做的更起勁,也即擁有更多的內驅力。舉個例子,和他人生死搏殺并非一件快樂的事,相信沒有多少人會愿意去做這種事情。可如果和人生死搏斗的目的是為了保家衛國,那么就會有無數的多少男兒前赴后繼地趕往戰場,這也就是“意義”的力量。
孩子在這方面和成人一樣,也會受到意義的影響而擁有更多的內驅力。比如說,如果家長們只是告訴孩子學習對自己有用,對社會有用,是實現自己翻身的資本,那么孩子只會在這些空泛的概念面前無動于衷,談不上什么自驅力。
可如果家長孩子孩子,學習可以讓自己變強,變得像動畫片里的大英雄那樣厲害,孩子就可能會擁有更強的內驅力。賦予孩子所做事情更多的意義,是找到孩子內在動力的好方法。
3、找到孩子內在動力的最好方法:尊重孩子對觀點的表達
即便是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也不是白紙一張,他們也會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喜好和情緒,老師和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多參與發言,尊重孩子的觀點表達,認真對待這些“童言童語”,甚至可以把它們都記錄下來。
一個孩子只要從小得到足夠的尊重,擁有表達自己的權利,勇于發言,他就會慢慢地意識到,要對自己說的話和做的決定負責。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