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自信不僅對我們大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孩子來說,雖然他們還沒有進入職場,但是孩子仍然需要自信心去接觸這個世界,自信心會讓他們在與世界相處的更加容易,那么,家長如何鼓勵孩子自信呢?
家長如何鼓勵孩子自信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不斷增長,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也非常強烈。有些家長害怕孩子學習新技能的時候受到傷害,就會阻止他對事物進行探索。
其實這樣做非但對他沒有好處,還會讓他喪失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在生活中自信也會慢慢喪失。所以,家長不能阻礙孩子的探索能力,如果他喜歡探索新事物,比如:運動、玩滑板、打籃球等等,家長要鼓勵他。
家長想要鼓勵孩子自信,可以適當給孩子物質上的鼓勵要比口頭上的鼓勵對他吸引更大,因為家長口頭上的鼓勵是無形的,孩子一般感受不到,當孩子能夠準時完成家長交代的任務,或者是成績有所進步時,家長可以給他適當的物質獎勵。
比如:給孩子買一個好看的文具盒,一套故事書、或者是一條舒適的褲子都能讓他備受鼓舞,更有信心的去做一件事。
適當的對比能夠激發孩子的好勝心,擁有好勝心的孩子學習中總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如果自己平時落后同齡人或者是某項能力不如別人,他就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盡力提高自己,和別人持平,在學習上能讓父母少操心。家長平時可以用一些需要激發孩子的好勝心,比如:我家孩子最棒我相信別人能做到,你同樣也能做好這樣的語言,讓他更上進。
看到孩子的努力就代表家長認可了他們行為的一部分。教育的過程中最容易向孩子傳遞的不是肯定而是打擊,尤其是中國含蓄的文化傳統,很容易讓家長看到孩子做事有瑕疵的地方,忽略做得好的方面。
家長想要鼓勵孩子自信,就要學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為他們的平凡而感到驕傲,即使他們成績不好,有些調皮,但如果換個角度,說不定就能夠看到好的一面。
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看到孩子的長處和做得好的細節,就等于看到了他們付出的努力。
比如說孩子做作業很慢而且效率不高,家長可以說“沒關系,你寫作業很投入,而且寫得很工整,俗話說慢工出細活。”讓孩子能夠認識到過程和細節是很重要的,這樣他們才能在保持細心的基礎上,逐漸加快速度,家長也可以這樣鼓勵孩子自信。
失敗是成長中不會缺席的一部分,家長需要讓孩子明白失敗并不可怕,害怕失敗才是。孩子在年幼的時候是不會害怕失敗的,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因為家長的批評從而導致了逃避心理,不敢面對。
有的時候做家長的比孩子更加懼怕失敗,正因為這樣我們看不到孩子的進步,看不見他們的努力,只能看到不好的結果,并且因此而對他們打擊和全盤否定。
墊底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安慰和鼓勵,如果大人不能用平常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的成功,只會讓他們越來越緊張,也逐漸養成了沒有辦法面對失敗的心態。
希望孩子成功是所有家長的心聲,但是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挫折和失敗更是教育路上的必修課。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