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缺乏安全感或者安全感低對于孩子來說是影響非常大的一件事,他會直接影響孩子將來的人生、事業和人際關系。所以,家長在發現孩子出現安全感不足的表現之后要盡快幫助孩子增加安全感。那么增加孩子安全感最好方法有哪些呢?
增加孩子安全感最好方法
1、對孩子發脾氣要有耐心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的語言潛能還沒有完全開發。所以當他們對外界感到不舒服的時候,比如恐懼、憤怒、憤怒等等,他們就會通過哭泣來發泄內心的自我。
此時,父母不要因為孩子哭而責怪孩子,也不要表現出不耐煩,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了解自己,對父母缺乏信任和安全感。父母應該做的是問孩子為什么哭,并給予溫柔的安慰。
2、家長不要嚇唬孩子
尤其是說,“你再不聽話,媽媽爸爸家不要你了”這樣的話。您可能是一時氣話,而您的孩子卻可能會當真。也不要允許其他人對孩子開“你爸爸媽媽不要你了”,這樣的玩笑。
3、尊重孩子,多溝通多傾聽
一位家長曾經跟我分享她的經歷:在教孩子學游泳時,一開始孩子感到害怕,如果生硬地推他或者強迫他下水,孩子表現地很抵觸,也很難過。
但是當她用另外一個態度去對待:“沒關系,媽媽等你準備好,相信你,如果你試過了感覺不行,媽媽會在這邊幫你。”這時候,孩子反而會充滿勇氣,躍躍欲試。
在呵護孩子安全感時,尊重孩子是父母最應該學習的課題。
因為得到了尊重,孩子才會自我認同,有足夠的安全感。這就告誡父母,永遠不要強迫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比如強行逼孩子分享玩具,逼孩子跟人打招呼……
作為父母,更應該做的是溝通和傾聽,懂得孩子內心的想法和需求,給他充分的自主權。做決定時,可以詢問一下孩子的意見,或者給孩子有限的選擇,讓他來決定。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重視,自己的想法得到尊重,內心安全感會更加富足。
4、接受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允許孩子把憤怒、懊惱、難過抒發出來,可以大哭。這是一種情緒,讓孩子明白,我可以做我的主人,難過了我就可以哭,哭過了,心情好了,問題解決了就完事了。
所以為了孩子發展的好,有穩定的安全感。家長可以為寶貝建立有規則的日常安排,包括代養人。在有秩序的環境下,孩子們逐漸的獲得了穩定的安全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