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壞毛病屢教不改,犯過的錯下次還會再犯,總是將家長的批評當成是耳旁風,孩子根本就不記教訓,往往讓家長非常生氣,對此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找到問題的根本所在,再去改正孩子。
孩子的壞毛病屢教不改怎么辦
當孩子犯錯之后,大家不要一通打罵就了事了,這樣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有可能還會再犯,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孩子一個試錯的機會,并且讓他承擔自己所犯下錯誤應該承擔的責任。讓他感受到做錯給他帶來的不良后果。
父母陪他在錯誤中體驗后果,然后又給孩子指明道路,幫助孩子走出錯誤,尋找解決辦法,從而從根本上做到理解錯誤,改正錯誤。
孩子的壞毛病屢教不改,家長要與孩子平等溝通,共同探討問題解決之法,不論是對增進親子關系,還是鍛煉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很有幫助。這個時候,威嚴的家長要先學會放下高高在上的態度才行。
拿紙筆將家長和孩子對問題解決的建議和想法都寫下來,家長暫時不要有明確的對錯評論,并不時地鼓勵引導孩子多角度地思考,孩子的想法才會更多更好。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談他的感受和需求,能讓孩子快速得到認同感,為親子間的良性溝通打開大門。
比如說,孩子不能按時回家,家長可以說:“我也覺得正和朋友玩得高興的時候,讓你回家,對你來說很不容易。”孩子覺得被理解了,就很容易對家長敞開心扉了。
家長和孩子坐在一起,從想法和建議里挑出哪些建議是雙方都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是能夠付諸行動的。在討論的過程中,孩子會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會學著改正。
孩子的壞毛病屢教不改,家長批評要有理有據,重點在于引導糾正,不要聚焦在錯誤上,要顧及孩子的自尊心,不能爆粗口。有些家長一急一生氣,不由分說直接教訓一頓,孩子這時候是抗拒的,心理層面并不接受這樣的批評。
批評不能帶罵,尺度把握不好容易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而且這種記憶會伴隨到孩子成年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有限,不能像對成人一樣“講道理”,要運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方式去解釋。
經過批評之后,要注意觀察孩子接下來的行為和情緒。如果孩子接受了批評并且糾正了錯誤,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孩子表現得更好;如果孩子被批評之后情緒低落,要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思想,消除彼此的誤會,只有讓孩子愉快地接受批評了,才會自愿地去反省錯誤糾正錯誤。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