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不愛表現的孩子,一般性格都比較內向,但是家長不要因為孩子性格內向就不去注意孩子的自我表現,正否敢于表現對一個孩子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引導孩子善于表現自己。
不愛表現的孩子怎么引導
有些孩子天生性格比較敏感,在和朋友的交流中可能會顯得內向、靦腆。也有些孩子怕生是家庭環境造成的,對于這些情況,家長要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并創造和其他小朋友接觸的機會,一點一點打開孩子心扉。
對付怯場最有用的武器就是做好充分準備,為孩子提供更多面對公眾的機會,把陌生變為習慣;引導孩子多加練習,把生疏變為熟練。
對于不愛表現的孩子,家長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去融入他人的世界,這樣會適得其反。
父母要多給孩子做事的機會,不要總是認為孩子小,什么都替他們去做。過度保護的環境,往往難以形成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一旦從溫暖地家庭走出去,孩子容易變得依賴膽怯。
正確的做法是從小就有意識地給孩子提供一些機會,讓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不僅可以讓孩子表現自己的能力,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并能使孩子在學習做事情的過程中變得勇敢。
有過不愉快的經歷。如果孩子以前有過不愉快的經歷,會有很強的防備心理,這種情況下,可以讓孩子進行旁觀,從而讓他產生興趣。
自己私下能夠做好,面對眾人時,也多了幾分把握。所以對于不愛表現的孩子,家長應該給孩子盡可能創造表現的機會,便是幫孩子消除因陌生產生的焦慮和恐懼。
家長沒有顧及孩子發展水平的差異,對孩子期望過高,當孩子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便表露出對孩子的失望情緒,甚至責怪孩子,使孩子更加對自己失去信心,而不敢表現自己了。
在生活中,鼓勵孩子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多提供與小朋友交往、玩耍的機會。當孩子一天天長大,要去面對令他困惑的新情境時,父母的鼓勵和支持會讓孩子知道,一切都是有趣的,一切都是友好的,只需要讓孩子拿出更多的好奇和勇氣來面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