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做父母的的特別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俗話說得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青春期,孩子們的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會出現巨大的變化,要想和他們實現暢通交流,首先就要對他們的這些特點多一些了解,然后才能找到正確的交流方法,才能有利于溝通的順利進行。
11歲孩子叛逆的心理表現
1、經常焦慮,一遇到不開心就把自己封閉起來
2、孤僻,不遠跟人交往,喜歡獨自一人
3、猶豫不決,經常做一件事拿不定主意
4、性格方面暴躁如雷,跟父母更是大打出手
5、郁悶,常常會因為一些小事感覺到郁悶不堪
6、怨恨,不滿父母或者老師的教育,懷恨在心
7、猜忌,不相信他人包括父母、同學、老師等等
8、以自我為中心
11歲孩子叛逆的行為表現
1、不喜歡聽取別人的意見,極力的反駁
2、不喜歡按部就班的去做一件事,對父母或者老師提出的要求總是反著來
3、父母對自己說的太多就嫌嘮叨
4、一旦自己做了決定,雷打不動要一意孤行
5、控制不了情緒,非常喜歡生氣
6、非常不喜歡被父母說教
11歲孩子叛逆怎么教育
1、首先,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
10-12歲是孩子愛玩的階段,如果父母限制過多,讓孩子感受到不自由,那么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與父母頂嘴,大吵大鬧,你不要我做我就做給你看,或保持沉默,使用冷暴力來反對父母的權威。這樣只會惡化親子關系,使親子溝通更加困難。因此,父母不應該過度限制孩子的自由,在可控范圍內給予他們相對的自由。
2、其次,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習興趣需要一點技巧。例如,孩子們缺乏學習的熱情,父母可以和孩子們溫和地討論未來,用夢想點燃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不愛讀書,父母除了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外,還可以經常帶孩子去書店、圖書館、博物館。孩子考試不及格,父母先不要指責,需要耐心地安慰孩子。孩子進步的時候,也不吝嗇表揚……
3、最重要一點,民主而不權威。
10到12歲的孩子已經學會了獨立思考,父母需要逐漸給他們自主權。如果父母強行管教,不但不會有預期的效果,還會讓孩子有很強的抵抗。
父母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少責備,多理解,多忍耐和寬容。與孩子建立良好關系的最好方法是通過平等和尊重的方式進行。給孩子留一定的空間,不要干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