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混亂的家庭環境,無法給到孩子一個穩定的成長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基本上都很普通,很少有優秀的,每個家長都想要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有出息的孩子,對此父母的教育很關鍵,那么,作為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作為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1、沖突時先壓下火氣
為了避免和孩子正面沖突,遇到矛盾時,家長要先壓下火氣,深呼吸一分鐘,把壞情緒引起的不理智趕出去,再用平和的心態去和孩子解決矛盾。
如果自己控制不住火氣,一定要想想發火的對象是自己的孩子,為了孩子,請留下三分冷靜、七分愛!
所以,平時發生矛盾的時候,一定記得要用上平火計,壓下自己的火氣,和孩子好好說話!
2、讓孩子自己嘗試
然而很多家長會擅自替孩子做決定,而不經過孩子的同意,比如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學什么,諸如此類,常常讓孩子覺得“憋屈”,覺得自己無用武之地。
而家長包辦、代替得越多,孩子的依賴性就越強。反之,如果家長不插手孩子可以做的事,沒有了依賴,孩子就會自己動手開始做了。
其實,家長只要肯放開手,就會驚奇地發現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他們能做許多在父母看起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并且完成得非常出色!
3、掌握孩子的感受
再小的孩子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聽孩子說話!
當孩子想和家長溝通自己的想法時,家長務必放下手頭的工作或者事情,耐心聽孩子說話,用心感受孩子想要表達的想法。
家長往往可以根據孩子的反應,及時分析出孩子現階段生活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理解孩子的感受,順利替孩子解決一些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
當家長學會多傾聽、多感受孩子的真實想法后,不僅會拉近與孩子之間的關系,而且不理解和抱怨也將遠離你們的家庭!
4、接受孩子的缺點
當孩子感覺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如別的孩子好的時候,他們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他們往往想在家長那里得到一絲慰藉和肯定。
這時候,家長不應該再在孩子傷口上撒上一把鹽,而要選擇包容孩子暫時的不優秀,同時誘導孩子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而不是選擇強迫孩子學習,否則反而容易激發孩子的叛逆,達不到你想要的效果。
如果家長能了解包容計,徹底接受孩子的缺點和不足,那么,家長和孩子的相處也會更加融洽、舒服,而不是針鋒相對,互看不順眼!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