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初中孩子厭學了,作為家長應和孩子進行深入溝通,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我身邊有很多例子,有很多小學時很優秀,但是到了初中、高中后就慢慢變得厭惡學習,變得任性、自私。厭學心理很復雜,是一種對學習感到厭煩的心理反應。
視學習為負擔,失去學習興趣,上課無法集中精力聽講,思維遲緩,提不起精神,總之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厭學情緒就應該盡快解決,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那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初中孩子出現厭學怎么辦
首先,厭學的原因大部分是自身的原因。
有的是進入初中后,課業負擔加重,學習壓力增大,沒有合理地分配時間,沒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落下的功課太多,上課聽不懂導致學習無興趣。有的是沉迷于網絡游戲無法自拔,有的是結交的一些不愛學習的朋友,每天吃喝玩樂。
有的認為讀書無用,即使考上大學,也不一定找到理想的工作。對于學習落后的孩子,家長要用平和地心態對待孩子,多鼓勵支持,少挖苦諷刺!幫助孩子樹立信心,作好學習計劃,樹立奮斗目標,努力把成績提升上來。明確讀書目的,讀書是一輩子的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父母不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孩子的終身教授,我們讀書的目的是要成為一個有理想,有品位,有追求的人,為了今后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往大了講,是為了黨和國家,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往小了說,是為了自己今后能在社會上立足,在社會中很好的生存!
其次,是學校大環境的原因。
當前,由于不少學校還未實行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軌,從而忽略了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考試成績、升學檔次成了衡量學生有沒有出息的唯一標準。學生也就將考試升學的挫折看成人生的挫折,有些學生不能面對挫折,感到惶恐和前途渺茫,便選擇了逃避的做法。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改變環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努力適應環境。我們要把眼界放寬一點,條條大路通羅馬,總有一條適合我走的路!
家長也放寬一點心,古話說,每匹毛草都有一顆露水養著,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為兒孫做馬牛!如果孩子是大樹,我們就培養他做棟梁,如果孩子是小草,我們就讓他裝點大地!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