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些家長總是抱怨,12歲孩子讀初中了,越來越不聽話,總是跟家長對著干,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聽自己的,不斷的對孩子提出各種要求,進行說教、訓斥,希望讓孩子接受管教,但是孩子還是不聽,那么如何和12歲孩子溝通和交流呢?
如何和12歲孩子溝通和交流
1、與孩子平等地談心,把孩子當成與自己有平等人格的人,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正確地方,要盡可能地找出孩子身上的優點,主動告訴孩子明確應該堅持什么,不應該堅持什么。
2、設立明確家規,定期召開家庭會議。孩子需要知道界限在哪里,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沒有規則孩子反而沒有安全感。
家規不超過5條到6條,應適合于家里的特定需要,而且必須用肯定句來陳述,將家規貼出來。如果違反家規應明確相應的處罰措施。一旦建立,就應堅決執行,每隔一段時間,應對家規作調整和修補。
3、和孩子溝通的時候,注意不要把談話搞成教育,很多家長再跟孩子談話的時候,總是以高姿態的方式介入,那么他們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就很容易變成一場說教活動。我們應該忘記自己是長輩的身份,與他們平起平坐,把自己當成他們的朋友。
4、尊重孩子,這個時期的孩子,他感覺自己已經長大,是大人了,有能力來擔當一切了,實際他在我們家長眼里還是和以前一樣是個孩子,如你要有效的和他溝通那就把他當作大人來交流,別像以前一樣一味的說教,這樣他會不耐煩的。
5、讓孩子去體驗,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么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體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么正確和重要。
6、孩子的任何情緒、行為,都是有其背后的原因和動機的,作為父母,一定要克制自己先入為主的沖動,對孩子保持同理心,理解孩子的行為。
更何況,每個父母都是從孩子成長起來的,體會過青春期的感受,知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總是會更堅持自己的想法,甚至刻意和父母對著干,那么,你就需要理解自己的孩子為什么也跟自己小時候一樣了。
7、很多家長在跟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往往忽略了告訴孩子為什么這么要求的原因,孩子難以理解和體諒父母的苦衷,這種時候,父母應該將自己的想法、原因跟孩子進行分享,讓孩子理解自己的看法和心情,獲得孩子的共鳴和認可。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