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生活條件也變好了,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希望孩子能夠用錢有度,但是還有很多孩子對于錢沒有正確的金錢觀,花錢沒有度,那么如何教孩子花錢和節約錢呢?
如何教孩子花錢和節約錢
1、讓孩子認識錢幣
帶領孩子學著認識錢幣,可以從認識硬幣開始,根據孩子認數能力的發展再逐漸加八對5元、10元等紙幣的認識。不僅要讓孩子知道錢幣的面值,而且還應結合生活實際,讓孩子知道它們所代表的實際價值。
比如,乘公共汽車的時候,您可以讓孩子去投幣箱投幣,您也可以帶領孩子去逛超市,讓孩子知道不同面值的錢可以買不同的東西。
2、讓孩子了解錢是從哪里來的
讓孩子知道:錢是人們通過辛苦勞動獲得的,現在自己家里的錢是爸爸媽媽辛苦勞動得來的,等你長大學會勞動的本領了,你也可以靠勞動賺得錢,而別人的錢也是別人辛苦勞動的成果,別人也需要用這些錢去買他們生活所需的物品,所以隨便拿別人的錢是不應該的。
3、父母自身要勤儉節約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生活儉樸,反對奢侈。一次,他見女兒穿了一件用翠羽裝飾的短襖,就命令她脫去,以后不許再穿。在他影響下,一時節儉風氣舉國盛行。封建時代尚且如此,更何況現在。
4、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生活條件改善了,孩子手中的錢越來越多,主要是來自長輩們給的零用錢和壓歲錢。錢多了,他們對于錢的態度也就顯得不太珍惜了。所以,要做到真正的節約,應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5、花錢有計劃
若花錢沒有計劃和安排,我們就會寅吃卯糧,陷入困境。對于中小學生來說,也許這一點暫時還體現不出來,因為孩子現在大多吃住在家里,可是一旦離開了家,需要獨自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以往形成的花錢沒計劃的弊端就會顯現出來。
6、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節儉不等于吝嗇。在很多父母的潛意識里普遍認為孩子年齡尚小,不需要花錢,但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論年齡大小,都有自己的物質需求,面對孩子的基本訴求,家長都應該盡可能的滿足。
面對孩子的訴求時,但也不是有求必應,要有一個底線,家長應該要分辨其合理需求與過分要求。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