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嘴饞的孩子我們再常見不過了。家長們看到孩子偷吃東西也不要大驚小怪,孩子小自控能力差我們應該表示理解,雖然理解,但是我們也要適時給孩子一些正確的引導。那么孩子偷吃東西還撒謊怎么辦?
為什么孩子偷吃東西還撒謊
1.人類的天性
人的天性就是會說謊的,這是人類進化出的一項生存技能。可以取得別人的信任、達成自己的目的等等。
2.曾經因為說實話被懲罰
孩子做了錯事,可能內心并不想撒謊,于是就對家長坦白了自己的錯誤。但是家長卻無法原諒:“你怎么能犯這種錯誤呢?”于是就把孩子打一頓。
等下一次孩子犯錯的時候,孩子選擇了說謊來逃避,沒想到家長并沒有懲罰自己,所以孩子就學會了用撒謊來逃避懲罰。
3.孩子的占有欲太強
孩子對物質的占有欲在3歲左右萌動,寶媽能夠明顯的感受到,從前孩子樂于分享,別人拿走他的東西他都不在意,但到了3歲以后“變小氣”,因為此時他們對自己的領域、私有財產有了保護欲。
同時這時的孩子心也很大,對于喜歡想要的東西,占有欲很強烈,此時父母不能及時引導或給予,孩子就會出現偷尺的行為。
孩子偷吃東西還撒謊怎么辦
1.建議跟孩子談一談,了解他們心里真正的想法
不管是因為羨慕還是其原因,首先要讓孩子明白,不經人同意去拿他人的東西視為偷,這樣的行為是錯誤,是需要承擔嚴重后果。
2.告訴孩子拿東西之前要先問過他人意見
正因為孩子在家隨意慣了,所以出門才會隨意拿東西。當爸爸媽媽第一次發現孩子私自拿了家里的東西時,就應該告訴他,這個是爸爸媽媽要用的,你不能隨便拿走,如果要用的話就要先問過爸媽的意見。
3.改掉對孩子有求必應的驕縱行為,給孩子建立物物交換觀念
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們不要慣著孩子,讓他想要啥就是啥,可以設置一個獎勵機制。比如考得好可以買喜歡的禮物,再比如幫忙家務就能獲得一定零花錢。
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這種靠努力獲得禮物的思維模式,而不會選擇不勞而獲的偷拿了。
4.鼓勵孩子的誠實
如果孩子做了一些并沒有觸犯到底線的錯事,并誠實的告訴了家長,那么家長就不要再打孩子了。
而是要鼓勵孩子說實話的行為,告訴孩子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品質,大家都會越來越喜歡你。然后對于孩子犯的錯誤進行分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到底哪里做的不對,下次注意并改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