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社交是當今社會人人都要具備的能力。我們都知道好的社交能力可以使一個人的道路寬闊又順暢,但是有社交障礙可能就會很膽怯和人交談,最終導致很簡單的事也做不好,那么如果孩子有社交障礙怎么辦呢?
孩子有社交障礙怎么辦
1.讓孩子多參與集體活動
孩子在3歲之后就開始有交往的愿望,這也預示著他們交往心理的萌芽。他們強烈希望與同齡人交流溝通,僅僅和成年人特別是單單與父母交往,已經不能滿足此階段交往的社會需求了。
此時,就要讓孩子盡早參與集體生活,而且要盡量創造這種環境。如果將孩子及時送人幼兒園,在集體生活中滿足他們交往的愿望,可以使孩子的交際能力獲得良好發展。
2.營造開放式環境
要為孩子打造良好家庭及社會交往氛圍,讓他重新恢復自信、樂觀的性格。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多參加各種競賽,并適時地給兒童以表揚和獎勵,將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自信,激發他們的社交信心和興趣,克服“社交敏感”。
3.榜樣的力量
對不擅交際的孩子,要經常向孩子提供好的榜樣。
有研究者做了這樣的實驗,讓一名善于交際的孩子充當模特,向那些性格內向、不善于交際的孩子演示各種社會技能,如對別人微笑、分享行為、發起積極的身體接觸、給以口頭贊許等,結果,這種方法有效地增加了模特所演示的各種行為。
在家庭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看電視、孩子跟別人一起玩等機會,發現這種榜樣,向孩子作解釋。
4.讓孩子自己解決困難
孩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挫折,或因為沒有經驗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出現的問題。
這個時候,孩子很可能產生難受的情緒或者逃避,家長不要責怪孩子,也不要急著替孩子處理問題,可以試著引導孩子,或者告訴他方法,讓孩子自己去解決,這樣他就能慢慢學習到經驗,面對“難題”也不會束手無策。
漸漸地,孩子就能在人際交往中越來越熟練,自然不會對“涉世”心生恐懼。即使是對孩子長大之后,也有益無害呢。可以嘗試著先從身邊較為熟悉的環境中的陌生人開始,漸漸向外擴展,讓他體會與人交往的樂趣。
5.和孩子一起做好社會交往預案
要想讓孩子應付好一般的交往情境,可能要幫助他們儲備一些必要的預案。這些練習要從孩子熟悉的身邊事物開始,讓他們一步步地適應外面的環境。孩子一旦對即將面臨的交往情境獲得了掌控感,就能夠應付得更好。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