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上學之后問題接二連三的就出來了,有些問題就讓家長無比頭疼,比如家長不知道:孩子在學校被孤立了應該如何疏導,有些家長也不清楚孩子被孤立的原因。那么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一下這些問題吧,希望這些問題可以幫助到家長和孩子。
孩子在學校被孤立了應該如何疏導
1.幫助孩子克服壞習慣
孩子剛入學不久,身上難免帶著家里慣出來的壞習慣。在學校,孩子身邊沒有家長,孩子這些壞習慣會妨礙到其他同學,會引起其他同學的反感,孩子在班上的人緣會越來越差。
建議家長跟孩子講清楚,既然上了學,就說明已經長大了,應該有照顧自己的能力,要做到不給他人添麻煩,只有幫助孩子克服這些壞習慣,才能讓孩子更好融入集體。
2.告訴孩子誠實守信是與他人相處的底線
孩子年紀小,責任心并不強,并不會對說出的話負責任,孩子身邊的同學就會覺得他是個言而無信的人,自然不愿意跟他做朋友。
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引導孩子誠實守信,只要答應就得負責到底,即便沒實現也要勇于承擔后果,不可推卸責任,這樣孩子就會在他人心中樹立起誠實守信、有責任心的形象,并被他人所接受。
3.鼓勵孩子主動推銷自己
班上的孩子都是第一次見面,互相都不認識,很難說誰跟誰的關系好或不好,但積極推銷自己的孩子是最容易被他人認識,所以同學們對這類孩子的接受度也會更高一些。
家長們鼓勵孩子多跟同學進行交流,這樣不僅能讓孩子快速融入集體,還能讓孩子的性格更加開朗、樂觀。
4.安撫孩子的情緒
被孤立時,孩子常常會面臨很多不知所措的情況,產生各種各樣的消極情緒,為了避免孩子進一步被影響,家長應該及時的讓孩子從悲傷的情緒中釋放出來。
在課余時間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與班級以外的人交往。除此之外,家長還應該多說一些鼓勵孩子的話,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先讓孩子從自我封閉的狀態中走出來。
孩子在學校被孤立了會有哪些影響
1.不愿意去上學
人是社會性動物,與人交往也是人的本能。不管一個孩子喜歡多么的內向,渴望安靜,他也需要朋友與他聊天,和他互動,談論學習和生活中的煩惱和收獲。
孩子無法向他人表述自己的想法,傳遞自己的情緒,生存在討厭的社會環境之下,會逐漸厭倦學習,不愿意去上學。
2.性格出現缺陷
一個長時間被孤立的人,只能呆在自己的世界當中,自己消化外界所帶來的情緒。而孩子往往不具備足夠的承受能力,現實中的打擊會壓垮孩子脆弱的內心。
當一個孩子被他的同學孤立時,他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其他人都討厭他。孩子會進行自我反思,反思自己是否做得不夠好,反思自己應該如何才能被別人喜歡。
3. 容易遭受校園暴力
家長們不應該認為“校園暴力”離我們的孩子很遠。在許多情況下,孩子們會因為被孤立而受到傷害。
被孤立的孩子會慢慢接受別人的特殊對待,無法抗拒的時候則會選擇順從。并且,孩子的無力抗拒的態度會成為“施暴人”的一種消遣,甚至變成了一種樂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