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普遍都沒有意識到大人有大人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這兩個世界是不同的,而一大部分家長習慣用大人的世界標準和家長的高姿態來要求孩子,而孩子也因為心智和年齡不成熟等問題,達不到父母的要求。這勢必就造成了親子關系上的許多問題和不愉快。家長總說和孩子的溝通困難,其實是自己沒有充分了解孩子罷了,那么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怎么做呢?
家長與孩子的溝通?
一、尊重孩子。
對孩子充分的尊重不要用封建專制的家長作風來對待孩子,凡事命令、指揮,讓孩子無條件服從。也不要使用一些侮辱性的語言,例如:你怎么那么笨。我對你太失望了。早知道不生下你。這些脫口而出的語言,多家長來說,是說的氣話,或者是想激勵孩子。但是孩子會信以為真,起到消極的心理暗示作用,會嚴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
我們應該心平氣和的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對于孩子的錯誤不要盲目指責,幫他找原因,想辦法,而不是簡單粗暴解決問題。要讓孩子感覺父母是最懂得和愛自己的人,他才有信心和勇氣去面對前進路上的困難與挫折。
二、用積極正面的態度和孩子交流。
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運用同理心,站在理解他的角度,多贊美和鼓勵,而不是指責和打壓。
例如,看到孩子在玩游戲,不要指責和怒罵,可以嘗試用理解地語氣說,“媽媽知道你很累,現在只是休息一下。但是不要忘記了作業和學習任務完成沒有,而且要注意保護眼睛,媽媽相信你把時間都安排好了。”言語中包含著鼓勵和信任,也無形中提醒孩子自己為自己負責任的意識。
與孩子溝通,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要鼓勵、肯定和賞識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偶爾發泄情緒的時候,也要忍耐,不要硬碰硬。要關心孩子發火生氣的原因,并耐心地勸導和幫助,幫他走出困境。
溝通是心與心的交流,只有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他是理解、支持和信任的,他才會覺得父母是可以依靠和信賴的,他才會把自己成長的煩惱表達出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