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其實孩子的厭學情緒并不是生來就有的,它是逐步形成的。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始于不能實現預定的學習目標,伴隨著學習上的不斷挫敗和失敗。這和知識、智力發展的差異無關,而是孩子心理狀態發展出現了問題。
11歲孩子厭學的心理原因
1、沒有學習目標沒有動機
對學習無成就動機,即對學習沒有需求欲,因而沒有動機來啟動學習。缺乏成就動機會限制個人努力及獲得成功的可能性,表現為對學習成績不在乎、對學習沒有期望、沒有抱負。
2、缺乏學習興趣
處在成長中的孩子,興趣的顯著特點是具有強烈的動搖性,就是很容易會產生轉移。很多厭學的孩子不是沒有動力學習,而是把對學習的興趣轉移到別的方面了。學習興趣一旦轉移,還受到家庭、學校等外界因素的影響,更會討厭學習、反抗學習。
3、學習方法不對
其實學習方法、策略是因人而異的,沒有統一的規律和模式,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必須得自己摸索、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策略。
而有部分學生并不是不想學習,而是經常遇到“老師的課我聽不懂”“不知道該如何切入學習”...的情況,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在學習上一直受到打擊,自信心受挫,失敗感、內疚感增加,進而對學習產生焦慮、挫敗的感受,形成一種緊張不安、恐懼的情緒狀態。
4、抗壓能力差
學習其實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投入時間還有毅力。而有的孩子堅持性差、意志力比較薄弱,碰到困難一時無法解決時,就生出退意,害怕學習。抗挫能力不提升,長期以往,慢慢地在學習上受到更多的打擊,就會產生強烈的厭學情緒。
11歲孩子厭學父母怎么教育
1、接納孩子的厭學情緒。接納孩子的厭學情緒,并不意味著家長允許孩子逃避學習,而是向孩子表達我理解你遇到的挫折和困難,我愿意做你的盟友,和你一起來面對并解決這個問題。
2、了解原因。首先要了解清楚孩子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看孩子是與同學相處的不愉快了,還是學習跟不上太吃力,或者只是單純的作業太多,讓孩子感到疲憊。只有弄清楚了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父母才能對癥下藥,好好的開解孩子,重新激發孩子的上學興趣。
3、減少幫助,培養意志。很多厭倦學習的孩子內心恐懼、對父母、老師和同學的依賴,并希望得到盡可能多的外部幫助。根據這一點,家長和老師應該糾正孩子懶惰的習慣。
父母可以逐漸減少對孩子的幫助,逐漸提高孩子的自理程度,培養孩子的意志。善意不僅有助于最終消除學習倦怠,而且對孩子今后的行為和做事也很重要。
11歲孩子厭學有哪些表現
1、經常逃學或曠課,家長以為他上學了,結果他在外面偷玩。
2、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與前后左右同學打鬧,不好好聽講。
3、不做作業,或者不好好完成作業,做作業時,磨時間,東搞搞西搞搞,一會玩玩具,一會提出要看電視。
4、在學習上,愛找客觀,找歪理由,為自己的學習不好開脫。
5、對學習毫無興趣,視學習為負擔,學習感到痛苦,不能從事正常的學習活動。
6、心理上是消極對待學習,厭惡學習,行為上千方百計遠離學習活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