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耐心”有多重要,相信不用多說,各位家長也心中有數。但是在現代社會,信息的轟炸,各種欲望與成功的誘惑,總是讓人目不暇接。于是,煩躁的心態、急功近利的想法常常讓人焦慮不安。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孩子的優秀程度、進步速度總是讓家長急不可待。于是,他們漸漸變的沒有耐心。而孩子呢?看到家長著急,自己更是著急。怎么鍛煉孩子的耐心?
怎么鍛煉孩子的耐心?
首先,父母要言傳身教 。
父母首先要學會忍耐等待,才能讓孩子學會忍耐。爸媽性子急躁,孩子長大后可能會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緒問題。
當家長們缺乏耐心時,可以參考下面幾點:
1、每當你遇到性急之事時告訴自己先閉嘴,思考幾分鐘:我第一句話要怎么對她說效果會好些?
2、遇到必須及時指正的原則性問題時,用善意而堅定的態度,簡單而明確的語言告訴她。待冷靜一段時間后與她交談對問題的看法。這一過程需要你耐心傾聽和平和溝通。
3、聰明的孩子是夸出來的。平時多注意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同時引導孩子改掉不良習慣。
其次,改變心態,對孩子的學習有正確的認識。
無論是想讓自己變得有耐心,還是教育孩子學習要有耐心,家長首先要先修正自己的心態,對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妨抱著“做學問不能爭,在學習過程中,偶爾出現錯誤是免不了”的寬松心情來看待孩子的功課。當孩子遇到難題時,要懂得寬慰他:“別急,慢慢來,做不出來也沒關系,我們來一起想辦法”這樣,孩子自然也會為自己減壓,慢慢放寬心。
第三,指導孩子學習時,講究方法策略。
在督促孩子學習時,首先要肯定孩子對功課所付出的心血。例如,要求孩子檢查功課之前,不妨先夸獎他的優點,“你的字寫得好端正!”“你懂得上課做筆記,不錯喔!”等,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信心并提高他的學習意愿,然后再要他注意是否有做錯的地方,那么她自然就比較樂于接受你的指正。
假使家長發現他的作業有錯,也不要開口就說“這里不對”、“誰說是這樣寫的”,不妨以體諒、委婉的語氣告訴他:“你做得又快又好,不過再檢查一遍會更好喔。”如果孩子一時找不出錯處時,你可以建議他,“你覺得這題怎么樣?”或“這題這樣做,是不是好點?”顧及了孩子的自尊心,才能讓他欣然接受指正。
如果孩子明白了錯處并且加以修正了,要把握機會褒獎他。要讓孩子知道“哪里錯”,還要讓他自己思考“為什么錯”,并鼓勵他試著說出錯誤的原因。這樣,你比較容易達到指導孩子做功課的目的。
第四,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耐性。
可以讓孩子玩一些具有開發智力功能的玩具,例如積木類。一個個小木塊堆積在一起組成不同的形狀,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了孩子的耐性。此外,釣魚、剪紙同樣也是一種培養孩子耐性的好方法。沿著畫好的線小心地裁剪,自然而然地鍛煉了孩子的耐性。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