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自我意識敏感期是孩子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為它是構建孩子未來人格最早期的映射,孩子將來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內心是否強大,都源于自我意識敏感期的表現。在這個時期,家長應該盡可能地尊重孩子的選擇,畢竟選擇權在孩子手上,不要按你的主觀意識來強迫孩子,更不要以你的道德觀來評判孩子。
孩子自我意識敏感期怎么辦?
一、不過多、隨意地觸摸孩子。
在自主意識爆棚期的孩子,不僅在意識上要求和其他人區別開來,就連對自己的身體也聲明有專屬權。家長日常牽著孩子的手走路,或者將其抱起來等都是正常的,可是有時候卻總控制不住自己,在向孩子示好的時候會以親吻、摟抱、咬耳朵、觸摸等形式來表達,結果遭到了孩子的激烈反對。
孩子可能會憤怒地掙脫你的雙手,或者以尖叫、跺腳來表達反對意見。這并不是說孩子不愛你了,而是他正處于自主意識敏感期。未經他的允許,家長最好不要過多的、隨意地和孩子有親昵動作,要考慮到兒童的感受。
二、先律己再律人,家長要自律。
孩子在自主意識敏感期會變得非常固執,他們遵守的一些規則有些無傷大雅,比如搖鈴類的玩具必須放在左邊,汽車類的放在右邊,有的卻是不好的習慣,如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家長首先要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能先做到將娛樂和生活分開,杜絕邊看電視邊就餐,才能對孩子有說服力。
家長在給孩子設立規矩的時候,一定不要雙標對待,將自己摘除。父母搞特殊化,必然會引發孩子的反抗心理。很多行為習慣的形成,孩子都是從父母身上學到的,家長要先律己再律人。
三、承認寶寶的獨立性。
與娃自主意識相伴而生的就是獨立性,這既包括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包括獨立動手的能力。比如孩子堅持自己洗衣服,卻將泡沫弄的哪都是,一定要自己摁電梯,卻因身高不夠讓父母抱起來摁。這個時候家長不妨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只要在安全的范圍內,就放棄包辦的思維吧。
也有很多家長覺得放手讓孩子去做事很麻煩,因為孩子不能做到完美,家長總要跟著收拾。沒辦法,這就是孩子獨立成長的開端。多出來的這些麻煩并不是“沒必要”的,父母要承認孩子的獨立性,樂于看到孩子自主解決問題。
四、幫助寶貝掌握一些生活、社交技巧。
與第四點相輔相成的是,承認寶寶的獨立性,并不是完全放手讓孩子去“瘋”,家長完全不管。只是家長的身份在悄然發生改變,從看護者變為引導者,主張多幫助孩子掌握一些生活技能,讓寶貝的獨立性發展的更完善。
在社交上也是如此,多教孩子一些禮貌用語,適度分享,或者掌握幾個簡單易學的小游戲,都有利于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孩子固執、以自我為中心是這個時期的特點,但這個時期總歸要過去,家長正確的引導才是關鍵。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