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陌生的環(huán)境膽小太過拘謹?家長要避免隨意對孩子發(fā)脾氣,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都會有一個通病,那就是不管是在外面還是家里,都不會顧及孩子的感受。覺得孩子做錯事情,大吼大叫的去批評孩子更有力度,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對的。殊不知這種教育方式,時間久了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孤僻,膽小,性格也會越沉悶,久而久之孩子就變成了一個性格孤僻的人。所以不建議家長們以這樣的教育方式來批評孩子,而是遇到事情要靜下心來第一時間多與孩子交流。
孩子在陌生的環(huán)境膽小太過拘謹?
1、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他們是最親近的人,自然也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榜樣。
因此,父母如果希望孩子能夠勇敢、大方、堅強,那么父母就要嚴格要求自己,讓自己變成一個勇敢大方的人。如果父母平時遇到事情只會逃避,不敢去面對的,孩子又怎么可能會變得勇敢呢?
父母平時要多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自己堅強、勇敢的一面,例如摔倒了要勇敢站起來;遇到困難時要努力想辦法解決;這樣孩子便會在平時的耳濡目染下,慢慢地變得勇敢起來。
2、父母多帶孩子參加運動。
父母想培養(yǎng)孩子的勇氣,不妨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特別是各種運動。
喜歡運動的孩子,都會比較勇敢、活潑,因此,父母有空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去跑跑步、踢踢球、爬爬山等,這些運動可以鍛煉孩子,讓孩子勇敢地去挑戰(zhàn)自己,提高孩子的勇氣。
3、孩子缺乏勇氣時,父母要及時鼓勵孩子。
每個人對于未知的事物,都會有膽怯的心理,孩子也不例外。所以,當孩子流露出害怕、膽怯的情緒時,父母要想辦法消除孩子的顧慮和恐懼,比如及時地安慰和鼓勵孩子,給孩子打氣。
在孩子感到害怕、不安的時候,父母的支持和鼓勵,對他非常重要。父母的一聲鼓勵,相當于給恐懼中的孩子打了一支強心針,讓他變得更有底氣地去迎接挑戰(zhàn)。
4、父母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簽”。
父母切記,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簽”,尤其是不要隨便給孩子一些負面的評價。因為父母給孩子的負面評價,可能會令孩子的內(nèi)心大受打擊,不但沒辦法培養(yǎng)孩子的勇氣,還會把孩子推向反面,讓孩子變得更內(nèi)向、更怯懦。
例如,媽媽帶孩子去參加活動,需要孩子上臺介紹自己。孩子的內(nèi)心還在為要不要上臺而斗爭時,媽媽卻不耐煩地對孩子說:“你太膽小了,這都不敢上去。”
媽媽的這種做法,不但沒法讓孩子鼓起勇氣上臺,反而很可能讓孩子放棄上臺的念頭。這對孩子的成長百害而無一利。這些消極的暗示,會令孩子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消失得無影無蹤。
5、父母要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孩子的勇氣。
孩子的勇氣和其它很多特質(zhì)一樣,是后天培養(yǎng)出來的,所以,父母要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勇氣。當然,父母培養(yǎng)孩子的勇氣,也要循序漸進,不能太心急。
例如,在孩子要進入新環(huán)境的時候,父母不要一開始就讓孩子獨自去面對,而是陪著孩子,讓孩子慢慢適應;孩子不敢去和新朋友玩,那么,父母可以讓孩子找上一個老朋友,一起去跟新朋友玩。
這樣,才能慢慢地培養(yǎng)孩子的安全感,等孩子有了安全感后,他的勇氣也會逐漸增加的。媽媽千萬不要生硬地把孩子推出去,這樣很容易會出現(xiàn)反效果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