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的父母都很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一下降,就緊張得不行,感覺孩子的未來都灰暗了。于是很多家長最關心的只是孩子能考多少分,一旦考得不好還會斥責孩子、責罵孩子。孩子就會覺得父母一點都不關心自己,關心的只有分數、分數,因此對學習也提不起興趣。
娃娃不愛學怎么辦
第一、引導孩子主動體會學習的快樂
只有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才有可能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可以這樣問:“感覺怎么樣,背完這首詩你是不是很快樂。”這樣主動引導他,讓他主動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他學會了一首詩,讓他體會到那種成就感,價值感。
引導孩子體會學習快樂,關鍵是讓他主動體會,這樣他才會感覺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最后,即使你不去引導了,他自己也形成了這樣主動體會學習快樂的思維模式,那么他學習上的進步,就會不斷地凸現出來。
第二、把日常生活與學習結合起來
讓孩子制定家庭旅行計劃也許會使他愛上地理;讓孩子學會剪報也許會使他留意政治、新聞;領孩子去參觀博物館;全家人至少每天有一段在一起學習的時間;留意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平時散步、購物、訪友時拐進書店,瀏覽群書……
第三、給予孩子認可和鼓勵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會水漲船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永遠趕不上家長不斷提高的要求,孩子不管考多少分,家長都會覺得有提高的空間,內心里總是表現出不滿意。家長這種不知足的心理狀態也會對孩子的學習動力產生傷害。
第四、父母自己先對學習感興趣
如果想讓孩子熱愛學習,家長就必須增強自己的素質,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父母要經常讀書、讀雜志、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向孩子表現出對學習的熱愛;經常談論令你感興趣的事情,告訴孩子你所學到的各種新鮮有趣的知識……經常詢問孩子在學校里學到哪些新知識。讓孩子感覺到你對學習的興趣,他自己就會被感染。
第五、走出去,刺激孩子的好奇心
從多方面、多渠道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學習過程變成更有情趣、更豐富多彩的過程。如有意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圖書館,帶孩子走入大自然去郊游、旅游,引起他認識事物、研究事物的興趣,讓他對周圍事物和現象產生興趣和熱愛,渴望獲得知識。
同時,采用多種形式如講故事、做游戲、猜謎語、閱讀課外書等,幫助孩子掌握和積累知識。
第六、營造好的家庭環境
父母需要營造一個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學習環境。孩子能夠保持良好的注意習慣,周圍的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書桌上,只能放有書本等相應的學習用品,不可擺放玩具、食品,更不能有電視機、電話等聲音干擾。父母也盡可能不在孩子學習時進進出出,大聲干擾。
娃娃不愛學有哪些原因?家長一定要知道
1、控制不住自己
一些孩子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考試焦慮等情況。但是家長往往會忽視問題所在,時間長了情況會更早,使得孩子出現厭學情緒。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及時發現并幫助孩子處理這一問題,同時也要教會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2、學不會
由于基礎知識比較薄弱,一些孩子深入學習時就會顯得力不從心,無法應對,自然也就不愛學習。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從小幫助孩子打好基本功,發現他在某些能力有不足時應及時幫他補充,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引導教育。
3、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
很多孩子搞不懂為什么要學習,因為他們的長輩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照樣過得很好。這類孩子主要是因為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成績自然不會太好。家長應及時要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目標,這樣他的學習成績自然會有所提高。
娃娃不愛學有哪些表現?家長要趕緊幫忙糾正
1、逃避學習。有些孩子表現的較為明顯,直接不愿意上學去。而有孩子即使是上學了,但都是無心向學,得過且過。無抱負和無期望,無求知上進的愿望。
2、注意分散。學習動力缺乏會使注意渙散、興趣轉移,易受各種內外因素的干擾,因而對學習以外的事反而興致勃勃,不惜花時間,常常喧賓奪主、主次顛倒。
3、厭倦、冷漠的情緒。回家不主動做作業,即便做也是草草了事。時常要在家長強力督促下才完成。
4、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對學習成績毫不關心,考得差也覺得沒所謂,不覺得丟面子。
5、學習無目標無計劃。上學只為給父母一個交代,完全不是出于自愿的。應付式上學,無學習目標,無計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