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分離焦慮怎么處理?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階段,不過根據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表現出來的焦慮方式也會有所差別。
孩子分離焦慮怎么處理對策?
1、帶孩子熟悉環境。
如果孩子即將入園,家長在為孩子確定幼兒園之后,可以時不時帶孩子去幼兒園看看,認識一下老師、同學。一開始孩子可能會害羞,但多來幾次,讓孩子對這個陌生的環境有個初步認識,到入園當天,孩子就不會因為陌生而感到害怕、排斥。
2、允許孩子帶娃娃/手帕等物品入園。
有些孩子對于玩偶、手帕等物品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它們能給予孩子安全感,一定程度上能穩定孩子的情緒。家長可以讓孩子帶著這類物品入園,降低孩子的焦慮感,讓孩子能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環境。
3、父母承諾很重要。
很多家長為了安撫初入園的孩子,會用善意的謊言來“欺騙”孩子,比如,告訴孩子媽媽有點事,很快就來接寶寶。然而,這個“很快”卻是整整一天。
家長們認為這樣的方式可以安撫孩子,但實質上效果只是暫時的。孩子們認知發育得很快,時間一長,孩子就會知道爸爸媽媽是在欺騙他們,這不僅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壞榜樣,還會在孩子心中形成更強烈的不安全感,孩子會認為:是不是爸爸媽媽不喜歡我了?是不是爸爸媽媽不想要我了?今天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會再來接我了……從而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
在孩子面前,說謊往往適得其反。家長與其用一個謊言“安撫”孩子一時,不如痛定思痛、將實話告訴孩子。也許一開始孩子會哭的非常厲害,但只要家長按照給孩子承諾的時間來,漸漸地,孩子是知道什么時候爸爸媽媽會來接他,安心了,哭鬧也就慢慢減少了。
4、多和孩子交流在幼兒園所發生的事情。
家長可以利用晚上休息的時間,和孩子交流白天在幼兒園所發生的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今天老師玩了什么游戲?飯菜是否可口?有沒有交到新朋友……諸如此類。
一來,家長可以通過與孩子的溝通,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娛樂、社交情況;二來,孩子能借著給家長講述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三來,孩子在講述的同時,相當于再回憶了一遍白天的經歷,孩子漸漸會發現,其實在幼兒園也是很好玩的,慢慢地,也就不會那么排斥去幼兒園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