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8
有的專家告訴家長,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跟孩子說:“你那樣做,媽媽很生氣”、“那樣做,媽媽不喜歡”。我認為家長應該盡量少這樣去說。如果總是用家長的情緒去管教孩子,孩子會覺得他應該對大人的情緒負責。他并不能得到情緒宣泄,所以我們家長應該告訴孩子正確的情緒宣泄方式。
告訴孩子正確的情緒宣泄方式
1.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能識別出自己的各種情緒。我們可以隨時指出孩子的各種情緒:激動、失望、自豪、孤獨、期待等等,不斷豐富孩子的情緒詞匯庫。
孩子能識別出的情緒越多,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達出來,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就是處理情緒的開端。能表達,他才能溝通,才能想辦法。有時,只需表達出來,情緒就解決了。
2.心理學家在做提升幸福感的干預實驗時,有一些看似很普通、有點幼稚的做法。
比如,記錄下來當天發生的好事,并解釋為什么你感覺不錯;寫下能展現你好的一面的事情,每天去溫習。據調查,每天寫下三件讓你感覺好的事,這個做法效果很好,效果的持續時間也長。
03-28 閱讀全文>
家長需要聯合親朋好友的力量去孩子常去的學校、公園等地方尋找,并且也可以向警方求助,借助專業力量找到孩子。在找到孩子后,家長不必急著教育,而應該要對孩子表達關心,撫慰孩子擔驚受怕的心靈。
孩子離家出走正確的處理方式
1、預防為主,讓孩子自由成長
專家建議,家庭教育對孩子影響相當大,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父母,不少孩子離家出走是由于缺乏與父母溝通。因此,父母在平時要加強與孩子的交流,不要強迫孩子去做一些事,給孩子的自由成長創造空間。對孩子的學業,我們也不應該過多干預,青春期的孩子已經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整天嘮叨與叮囑會讓孩子反感。
2、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很多孩子離家出走都出乎父母的意料,父母應經常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和需求。如果孩子犯了錯誤,要循循善誘,指出問題的嚴重性,提出解決的辦法,使之自覺改正錯誤。而不應該橫加指責,否則,孩子就會因為逃避責罵而離家出走。
09-02 閱讀全文>
相信大多數父母都經歷過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孩子都是父母心頭的一塊肉。當孩子生氣時,也許會有父母一著急,直接暴跳如雷,也有的父母想盡一切辦法哄孩子開心。這些方法效果好像都不大,那么如何正確的處理孩子的情緒呢?
如何正確的處理孩子的情緒
1、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
孩子畢竟年齡還小,他對情緒的控制能力并不能和大人相比較,有時候孩子只是想發泄一下情緒,所以父母們要懂得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給孩子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責罵。
2、適當溝通,教會孩子正確發泄情緒
當孩子發完脾氣后,等孩子冷靜下來時,父母可以跟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因為什么事情而發脾氣。如果孩子只是情緒不佳,發脾氣只是為了發泄情緒時,父母可以教孩子正確發泄情緒的方法。
04-06 閱讀全文>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有不同,不同的家庭氛圍,家長們也要根據自己家的情況來解決孩子早戀的問題。遇到孩子早戀正確的處理方式,首先家長們不要尷尬,也切莫慌張,幫助孩子引導教育,孩子的成長很快,家長不要忽視對孩子的成長教育。
遇到孩子早戀正確的處理方式:
1.家長們處理好情緒
當家長們發現自己的孩子開始戀愛了,不要先激動的質問孩子,更不要直接就戳穿孩子,切記不要對孩子打罵教育。
成長不能等待,發現孩子早戀家長別慌張,這兩種處理方式最恰當
青春期的孩子本就處于叛逆期,吼式教育不僅不會解決問題,反倒會激化和孩子之間的矛盾,破壞和孩子的親子關系。
02-21 閱讀全文>
親子關系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想讓親子關系更和諧,每個父母都需要認真地思考,學習與孩子正確的相處方式。隨著孩子處在不同的年齡段,父母的相處方式也應該做好階段性的調整。下面為大家介紹父母和孩子之間正確的相處方式。
父母和孩子正確的相處方式是怎樣的
1、花點時間與孩子一起做些事情
孩子小時候不僅需要人照顧,還需要父母做陪伴。父母有時候是孩子的老師,有時候是孩子的玩伴,所以每周甚至是每天,家長都會抽出一定的時間與孩子一起玩耍。
孩子長大了,家長工作更忙了,也許大家都不會有大把大把的空閑時間相互陪伴,但是父母在空閑時間與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一起看電視談論劇情,一起吃一頓大餐,一起坐著聊聊天,這些都可以幫助父母和孩子建立全新的親子關系。
2、多了解孩子的感受
02-01 閱讀全文>
打罵孩子是正確的教育方式嗎?答案是否定的,打孩子從來不是好的教育方式,也肯定不是教育孩子的首選,如果孩子犯錯,家長只能想到打孩子來解決,那么說明家長教育的方式太過粗暴和單一。經常打罵孩子,就會讓孩子對打罵免疫了,而且內心積累了反抗的情緒。
一、打罵孩子有那些壞處?
1、孩子會越來越不認可自己。當父母對孩子大打出手的時候,大部分孩子的內心是極度恐懼的。孩子犯了錯誤,ta沒有達到大人的預期,但是如果孩子因為此而被打,那么TA的內心就容易否定自己:我做不到,我是一個壞孩子。
2、孩子心理不服,逆反心理在生長。父母打孩子,孩子之所以不敢反抗,主要是因為孩子還小。等到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那么孩子就會用身體上來反抗。
3、讓孩子缺乏規則意識。這就奇怪了,我們打罵孩子,或者嚴格對待孩子,難道不是在幫助孩子建立起“什么時候做什么事”的規則意識嗎?那些不守規矩,只看臉色的孩子,就是這樣逐漸養成的。
4、會讓孩子謹小慎微,害怕犯錯。經常因為犯錯而挨打的孩子,會養成不敢犯錯的行為模式。驅動他們人生向前的動力,往往不是來自內心“想要往哪里去”,而是“哪里離恐懼更遠,我就往哪里去”。
01-10 閱讀全文>
家長應該正確的教育引導孩子的綜合教育的培養,從日常生活中從性格習慣愛好去培養,例如上一個興趣班,會有半途而廢的想法,家長就要及時引導孩子學會堅持這樣的的品質,從日常的家務,簡單的洗手怕,掃地,獨立完成一件任務,能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從而正確的引導孩子培養良好的行為能力。
父母怎么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
1、和孩子做朋友
很多父母都把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自己的主張,所作所為即使本身是錯的,在孩子那里也一定是對的。就好比過去的皇帝,不論皇帝做什么,在臣子眼中,這都是應該的。
不能這樣,父母應該和孩子們做朋友,他們做錯了,父母勇于指出他們的錯誤:父母做錯了,也要讓他們大膽的指出來,而做父母的也一定要改正錯誤。
2、重視孩子的興趣愛好
01-16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