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5
要想解決問題,最關鍵的就是要找出原因所在。比如孩子自覺性差,因為一般是因為父母包辦太多,孩子沒有做決定的權利。而當孩子過于依賴父母時,總會認為只需要家長督促和提醒,自己被動完成就可以。家長一定要改善這樣的情況,幫自覺性差的孩子培養自律的習慣。
自覺性差的孩子怎么培養
1、合理分配學習娛樂時間
可以跟孩子這樣約定:周一到周五不能看電視、玩電腦;周六去補習班上半天課,要把作業做完;周日讓孩子休息一整天,不需要學習。當然這樣的約定只是給大家一個參考,具體怎么約定,家長可以根據孩子自身情況而定。
2、激發并培養孩子的興趣
除了掌握方法,家長還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以閱讀為例,家長不要急著讓孩子啃又厚又難懂的資料。可以從圖文故事書開始,先讓孩子產生讀下去的念頭,再不斷增加書籍的多樣性和難度。
12-05 閱讀全文>
對于孩子自覺性的問題,家長要想辦法幫助他們進行提高。因為只有自覺性良好的孩子,他們的學習態度才能端正,對學習才會更加積極。所以,為了孩子可以好好學習和成長,家長可以從他們自我價值的認可開始,進行培養。
孩子自覺性怎么培養
1、正確引導
當孩子自覺性不夠的時候,家長可以通過責任轉換法,把責任交給孩子,并且信任他們的能力。我們做事情通常背后都有自我的心理動機,這個動機可能是外部動機也可能是內部動機。我們以寫作業磨蹭為例,來看看如何發現孩子的動機,并利用內驅力進行責任轉換。
2、從自我價值的認可開始
孩子的自覺性,都是從自我察覺開始的,當他意識到了自己的價值,認同當下做的事情是正確的,會更容易主動。相反,如果孩子找不到自己的價值,他就會經常產生放棄的念頭。孩子自覺性的培養,要從自我價值的認可開始,多給孩子信任和鼓勵,幫助孩子收獲成就感,喚醒孩子內心的力量,就不怕他不自覺。
07-18 閱讀全文>
家長們教育孩子的時候,總希望孩子能夠主動去學習成長,這就不得不談到自覺性了。很多家長們都過分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成績,而忘記了培養孩子的自律性,要想讓孩子學好,就必須要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孩子的自覺性怎么培養
1、教孩子學習做事的方法。一些情況下,孩子不是有意磨蹭,而是因為不懂得怎么做才能又快又好。由此可見,提高孩子自覺性的重要一步,是教會他們學習做事的方法技巧:例如,先回顧一遍課本再寫作業,效率和準確率都會大大提高;每天晚上提前預習新課,第二天就能很快跟上老師的授課節奏。
掌握了科學正確的方法,孩子學起來不吃力,他們才會更樂于、更自覺學習。此外,專注力也是提高自覺性的重要因素,家長要有意識幫孩子培養。
2、給孩子獨立完成的機會。當孩子學習時,一些家長總在刷“存在感”:一會兒問孩子有沒有難題,一會兒問孩子餓不餓,一會兒問孩子在校情況可還好。
這種過度關心,不僅打擾了孩子,時間久了還會讓孩子變得依賴。所以,教會孩子具體的方法技巧后,家長應適當放手讓孩子獨立思考、獨立完成,培養孩子的自覺性。
02-03 閱讀全文>
孩子的在成長的過程中,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支持。針對孩子不夠自覺這個問題,作為家長,我們應該了解孩子不自覺的原因,從根源解決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同時,家長應該做好榜樣,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確保孩子將來可以健康成長。
孩子自覺性差怎么辦
1、家長應該學會“放手”
家長要給孩子充分的信任。相信孩子有些事情是可以自己完成的,不要事無巨細的全部包辦,要讓孩子在家中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些時候,家長應該要求孩子承擔在可控范圍內,由于不自覺造成的自然后果。
這樣,當下次他們再不自覺的時候就會考慮到后果,從而小心自己的行為,改變孩子自覺性差的習慣。假如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早早的就幫孩子安排好了一切,那么孩子就永遠長不大,永遠體驗不到自覺帶給自己的欣喜。
2、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12-10 閱讀全文>
很多家長總是抱怨自己家有個“懶孩子”,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別人催促著才能去做,沒有積極性、自覺性。其實面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之前過度的包辦孩子的生活讓孩子養成了這樣的壞習慣,那么當家長發現孩子沒有自覺性該怎么引導呢?
沒有自覺性的孩子怎么辦
1、賦予孩子責任,給孩子安排了一系列小目標,而這些小目標,他既能夠完成,但完成起來又有一定的要求。收拾自己物品、每天做一件令父母開心的事就是其中之一。孩子在感覺到有責任感、有被需要的時候,會更有動力做事,所以他一直都完成的很好,除了剛開始的那段時間。
2、讓孩子做他感興趣的事,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總是會更加專注、主動。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做一些他感興趣的事情,比如讀繪本、玩拼圖、搭積木等。父母還可以根據情況增加難度,激發孩子的好勝心,從而培養孩子的自覺性。
3、家長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要讀懂孩子的心,要想方設法讓孩子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能力,增強信心,以達到自覺學習的目的。如果一個孩子蠻不講理,不聽教導,沉戀網絡游戲中;如果一個孩子覺得自已低能,一無是處,從而產生自卑。
4、在孩子有好的自覺行為時,適時進行口頭表揚也至關重要。這種適時的激利,有時候比物質獎勵更重要。反而物質獎勵應盡量避免。
12-02 閱讀全文>
很多家長總是抱怨孩子太過于貪玩,幾乎沒有主動去完成作業,都是在家長的催促下才極其不情愿的去完成任務,這樣孩子的學習興趣一直得不到培養,甚至會討厭家長,疏遠親子距離,那么孩子自覺性太差怎么辦呢?
孩子自覺性太差怎么辦
1、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句話一點也不假,只是很多家長并不重視,大多數家長為了孩子能夠專心學習,告訴孩子除了學習,不要關注其他一切事情,在物質上無條件滿足孩子,但是卻沒有注意孩子心理上的空缺。要想讓孩子有學習的自覺性,要讓他認識并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學起來才有興趣和動機。
2、保證孩子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習需要有一定的氛圍,需要有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還小,自覺性太差不足,即便是成年人,也不是誰都能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所以,家長想要孩子自動自覺的學習,就要為孩子創造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環境到位了,孩子才能更快進入學習狀態,才會有學習的自覺性。
3、制定計劃,無規矩不成方圓。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制定日常安排的計劃,并自愿完成,互相監督。家長可以要求孩子每天按時完成作業,預習功課,同時也答應對孩子不再大吼大叫,發脾氣。無論哪方沒做到要求,都必須接受懲罰。
4、給孩子鼓勵。孩子需要不斷給他新的血液輸入,就是要給孩子們不斷鼓勵,讓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得到很大的提高,我們也需要給孩子講很多好的故事,從故事中得到深刻道理,孩子成長更快。
12-01 閱讀全文>
作為父母,我們都明白自覺性自律性的重要性,具備這兩種能力的孩子往往會更容易走向成功,對于自己的人生有著清晰的規劃,但這種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那么孩子自覺性自律性的培養呢?
孩子自覺性自律性的培養
1、樹立明確的目標
明確的目標能夠幫助提高孩子內心的能動性,增強行動力,讓孩子朝著目標而堅持不懈地進行努力,從而達到自律的效果。因此家長需要幫助孩子確立一個理想的目標,可以通過動畫片或者是卡通繪本,來幫助孩子尋找一個偶像,讓孩子擁有一個自己學習的目標,從而引導自己不斷的進行努力。
2、先給孩子定好規矩
如果你看到別人家孩子非常自覺,不用父母怎么操心,不用羨慕,那一定是家庭環境、父母教育的綜合結果。我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一流的父母做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你自覺了,孩子才有可能自覺。
09-16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