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7
父母更要耐心說服孩子。家庭教育不當,往往是孩子出走的直接誘因。我們在沒有了解孩子內心深處真正的想法之前,不要隨便對孩子的行為妄下結論。改變自身的態度,不要頤指氣使,也不要姿態傲慢,我們需要相信孩子,鼓勵他們勇敢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同時,父母也要認真反省自己究竟有沒有做得不對的地方。
有一點是作為家長經常忽略的事情,要多鼓勵孩子和同齡人接觸。增強孩子的交際能力,使他們學會轉移自己的壓力和負面情緒。而通過孩子和其他伙伴之間的談話和溝通,我們也能夠提前感覺到一些風吹草動,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事情陷入不可挽回的僵局。
17歲孩子離家出走家長怎么辦呢?
17歲的男孩子正常該上高中,這個年齡的孩子只能說是好像已經長大,但思想并不成熟。他和家長置氣不回家,在外面混,原因大多恐怕與學習、玩游戲,交友等問題與家長發生矛盾的緣故吧。
面臨這樣的問題,我覺得首先要考慮到孩子的安全,他住在哪兒?和誰在一起?是家長必須要調查清楚的。當然,往往發生這樣的事,家長肯定急著要先找到孩子,班主任晚上半夜甚至也會收到這樣的信息:幫忙找孩子。
第二,找到孩子后,一定要理性的、心平氣和且不失尊重的和孩子好好溝通,如果有的家長覺得自己做不到,可以找個平時讓孩子尊重信服的人來幫你與孩子溝通交流,若是家長有錯,一定要真誠向孩子道歉,相信孩子一般會接受的,然后跟家長回家。
03-05 閱讀全文>
孩子離家出走一般是由兩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孩子處于青春期逆反階段,你指東,他往西。這個階段也是學習分化的階段,遇到困難,就容易放棄學習。如果家長老師一味地批評指責,不給予疏導,這樣的話,孩子就更加逆反,直至情況越來越糟糕。
第二,就是來自于家長。家長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內心所想。家庭是一個孩子分享快樂,傾訴痛苦,和共同面對挫折的地方。越是在孩子急躁的時候,家長要做冷處理,傾聽孩子的傾訴。
處理方法:
第一,從小不要嬌慣,該批評一定要批評,給孩子一定挫折感,讓孩子有一定的抗壓能力。
第二,親情陪伴,有些家長認為在外面辛辛苦苦的打拼,多掙錢,就能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其實不然,成長中孩子需要的是陪伴,讓孩子感受親情溫暖和家庭的溫馨。
01-10 閱讀全文>
17歲的孩子離家出走,孩子為什么會離家出走?其實,孩子離家出走最根本的原因之一還是家庭教育的問題,在家經常給父母打罵,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肯定,當他們覺得自己與父母、與家庭格格不入的時候,就容易選擇一走了之。而我們做父母的該如何還預防和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呢?
第一,正確的與孩子交流
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相當大的,不少離家出走孩子都是由于缺乏與父母溝通而造成的,因此父母在平時要加強與孩子的交流。
但在溝通的時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一味的去強迫孩子去做一些事,給孩子的自由成長創造空間,對孩子的學業,我們也不應該過多的干預,正確的引導即可,到了十七八這個年紀,孩子已經能夠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了,父母整天嘮叨與叮囑反而會讓孩子反感。
第二,為什么孩子離家出走總是出乎父母家人的意料呢?其實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不夠關心和重視孩子的心理變化和需求。要只知道孩子離家出走不是說走就走的,他有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不管再怎么無聲無息,孩子出走前肯定會有一些外在表現的,比如下面這些:
(1)原本活潑開朗的孩子變得沉默寡言、看向父母的眼神或留戀或憎恨。
01-10 閱讀全文>
17歲的孩子處于青春期,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就不能采取打罵式的方式了,不然就會引來孩子的叛逆,甚至還會導致孩子產生離家出走的想法。此時教育孩子正確的方式,也就會與孩子加強溝通,適當幫助孩子減少一些負擔,也是利于孩子的發展的。
17歲叛逆離家出走怎么辦
1、加強溝通,正確引導
很多離家出走的孩子,都是與父母缺乏溝通造成的,所以家長平時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但是在溝通的時候也要注意方法,不要一味的強迫孩子做事,給孩子自由創造成長空間,對孩子的教育,也不要過多干預,正確引導可。
到了17歲,孩子已經能夠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但父母一直嘮叨,也就會引來孩子的叛逆心理,甚至還會導致孩子產生厭學情緒,以至于休學或者輟學。
2、不控制孩子,尊重孩子
02-22 閱讀全文>
17歲的孩子沉迷游戲,家長可以設定合理的游戲時間限制,確保孩子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學習、運動和社交活動。鼓勵孩子參與其他有益的興趣愛好,如音樂、繪畫、體育等,以分散注意力。
17歲的孩子沉迷游戲怎么辦
當孩子過分沉迷的時候,不要對孩子發火,打罵。發火,打罵是沒有用的,反而會引起他們的抵制情緒,這樣只會使事情變得更加一發不可收拾。這個時候,家長們可以和孩子談談,告訴他游戲玩的太多多么多么不好,找一些青年教育的事件嚇唬嚇唬他們。當他們的年齡不是很大的時候,嚇唬還是管用的。
合理對待游戲,讓孩子玩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戲。家長們不要一概而論,并不是所有的手機,電腦游戲都是不好的。處于小學時期的孩子大部分已經在學英語,有些游戲對孩子學英語是有幫助的。還有一些游戲是考驗孩子的智力和反應能力的。家長們讓孩子玩玩這些游戲,并沒有什么壞處。
限制孩子玩游戲的時間,不要讓他們誤了學業。和孩子商量,每天的游戲時間是有限的,而且必須在完成功課以后才可以玩游戲。如果考試考的低于多多少多少分,就減少多少多少玩游戲的時間。如果考的高,就增加時間之類的。
大多數家長讓孩子戒掉游戲都會遭到孩子的強烈反抗,不如去找一些可以替代游戲的活動,比如:帶孩子看電影、去游樂場等。通常來說,男孩子玩游戲都是以對抗類為主,因為這能讓他感到激動,家長可以讓孩子去打籃球、棒球、攀巖等。
03-28 閱讀全文>
青春期的孩子比較自我也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了,家長這是如果因為沒有回家就大發雷霆或者因為擔心說一些過激的語言,孩子會因為自尊心受到傷害開始對抗家長,首先家長要弄清楚原因孩子為什么徹夜不歸,并且曉之以情動之于理給孩子講一些后果。
17歲孩子夜不歸宿家長該怎么辦
17歲的孩子,正常情況下應該是正在讀高中,高中的學習壓力較大,出現這樣的情況也屬于正常,家長不必過度緊張,如何處理和避免以后出現這樣的情況是我們應該面對的。
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首先要從自身反思,孩子正是青春期,我們對孩子的思想狀況了解多少。如果外出時孩子沒有給家長打招呼說明去處,就說明平時與孩子沒有有效的溝通,所以與孩子的溝通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平常家庭教育氛圍不是很好,在這個年齡的孩子是不愿與家長進行過多交流的。改善這種溝通交流習慣,最需要改進的是我們家長,家長首先要有良好的性格和生活習慣,給孩子做好榜樣。
其次是給學生減壓,不要一味地談學習,可以談孩子的愛好、朋友,開始孩子可能會回避和家長說的少,家長要有耐心。
03-01 閱讀全文>
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用愛感化孩子。很多家長對孩子總去網吧的事恨鐵不成鋼,不問原因,輕則指責,重則打罵,從來不去關心過孩子,試圖用暴力的手段讓孩子屈服,殊不知,這樣只會讓孩子反抗的心理更重。
17歲孩子去網吧怎么辦
1、與孩子平等交流。當發現孩子上網或癡迷網吧時,家長要去孩子平等的溝通,不能嚴厲的指責。家長可以和孩子聊一聊上網做了些什么,什么東西那么吸引他,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他所想,所需要的,給予理解、幫助和關懷,共同參與孩子感興趣的活動。
2、給孩子創造良好的讀書環境。平時家里收拾整潔,在適當的角落放上孩子感興趣的書籍。父母閑暇在家時,不看電視,不玩手機,拿著書和孩子一起聊一聊書中的人物和情節。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家庭學習環境。
3、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青春期的孩子也是最具陽光和動力的時期,不少孩子表現出來對于足球、籃球等運動的高度熱愛,想要讓孩子遠離網絡,不再沉迷網絡,不妨讓他們試試將興趣轉移到其他的方面,不管是打籃球、踢足球還是畫畫、唱歌,這些良好的興趣愛好都將是孩子克服自己去網吧的動力。
4、家長要更新自己的觀念。家長在孩子的“脫癮”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家長應該定期與孩子交流、創造有利于孩子的成長環境、滿足孩子正常的人際交往、游戲等方面的需求。家長們要更新觀念,提高對網絡時代的認識。
03-01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