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
在孩子的教育工作中,良好的親子關系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和孩子能夠融洽的溝通相處,孩子才會更容易接受家長的教育。但是很多家長和孩子之間很難溝通,尤其是孩子到了叛逆期,更是難以溝通相處,這個時候家長要放下架子,與孩子以幫朋友的身份去相處,有利于促進親子關系。
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相處
1、要尊重和信任孩子
當家長和孩子之間遇到問題時,家長要表現得親和一些,與孩子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不可獨斷專行。當孩子向父母求助時,父母提出的指導建議要具體翔實。
至于解決問題的途徑,父母最好和孩子一起討論、共同尋找。通過討論,即便一時找不出解決方法,但方向可能會更明確,問題本身也變得清晰、明朗,有助于問題的最終解決。
2、學會傾聽,與孩子平等交流
02-20 閱讀全文>
高中時期的孩子,年齡已達16-18歲,這個時期,他們有自己對事物的認知,人生觀,價值觀,已有樹立。因此,家長和孩子之間必定有代溝,所以,先要做朋友,再去做有效溝通。
父母如何與高中生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1、弄清楚溝通什么。
父母與孩子溝通交流,首先要明確與孩子溝通什么,要達到什么效果。如果是學習方面的溝通交流,就要提前了解一下孩子學習的現狀,有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可能有哪些辦法,比較合適的辦法是哪幾個;如果是生活方面的問題,父母也要了解清楚到底是什么問題,應該怎么面對,別人遇到此類問題會怎樣做等。
2、把握好時機和態度。
如果遇到一些比較敏感難以處理的問題需要與孩子溝通,就要想一下在什么情況下溝通,自己要用什么樣的態度,用什么樣的語言與孩子溝通。造擇合適的時機、恰當的態度,溝通起來可能就少了些障礙。
12-02 閱讀全文>
如果父母沒控制住情緒打了孩子,父母要知道打罵以后一定要進行補救。要自己平復下來,該和孩子道歉就道歉,這樣孩子也能學會道歉沒什么丟人的。道歉后跟孩子好好溝通,切記不要變成講道理、說教。
父母打了孩子后如何溝通
1、對孩子道歉安撫
當父母打完孩子后,一定要學會道歉。孩子固然犯錯了,但是家長的暴力行為同樣也是錯誤的,我們沒有做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我們要敢于對孩子說“對不起”,不要礙于面子覺得不好意思。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我們打孩子也是不得已的,而暴力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做錯事就要承認錯誤,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同時在給孩子道歉時,要輕輕安撫自己打孩子的部位,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家長其實是愛著她的,而且可以使孩子的情緒慢慢恢復正常。
2、讓孩子記住教訓
雖然家長打孩子是錯的,要給孩子道歉,但畢竟最開始的錯是在孩子身上,這時候家長可以邊道歉邊語氣溫和的給孩子講清楚,孩子到底錯在哪了,讓孩子明白因為自己的錯誤才使爸爸媽媽生氣,這種行為是不招人喜歡的。這樣孩子才能記住教訓,記在腦子里,下次就不會再犯了。
09-06 閱讀全文>
對孩子不要俯視,要平視。和孩子對話要平等,溫柔,平和,關愛;不要指責,命令,埋怨,訓斥。對孩子有事說事,不拖拉,不糾纏,不牽扯,見好就收。要隨時關注孩子的日常,旨在了解,熟悉孩子動態;不要窺探孩子隱私,干涉孩子正常的生活。
家長如何和孩子平等相處溝通
建立溝通渠道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想法,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可以通過與孩子交流,了解到他們的需求和想法,進而更好地幫助他們成長。
尊重孩子的自主權
父母應該給孩子更多的自主權,讓他們自己做出決策,從而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和自我決策。當孩子面臨決策時,父母應該給予建議和指導,但不要代替孩子做出決定。
09-05 閱讀全文>
首先要以平等的姿態與孩子溝通,千萬不能高高在上,甚至總不理解孩子已經成熟、長大,有可能讓孩子覺得沒有辦法與父母交流、溝通,甚至覺得父母無法理解自己。另外一定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耐心,尤其是當孩子已經有獨立意識時,一定要多包容孩子的念頭,然后讓孩子勇敢表達,有更多的機會表達。做到以上這些,就是跟孩子溝通的最佳方法。
父母應該如何與孩子溝通
我覺得要個孩子溝通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做父母的也應該聽聽孩子的心聲。談話時,我們先聽孩子怎么說,我們先做一個傾聽者,不是一貫的批評者,等孩子說完了,我們再和孩子討論遇到事情該如何處理。
二,要了解孩子成長過程的心里變化,每個階段孩子的大概心里是怎么樣的。然后對癥下藥!不能一出問題馬上拳腳相加。那樣孩子就更不愿和家長溝通了!
三,尊重孩子,不能一味的把他/她當小孩,這里講的不僅僅是尊重他/她這個人,還要尊重他/她的想法。
08-16 閱讀全文>
跟孩子溝通要有耐心,學會傾聽,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要吼叫,吼叫只會讓孩子和家長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當孩子關上溝通的大門時,想讓他再敞開心扉就很難了。在語氣上要平和,不要急躁,多聽孩子講,要慢慢引導他(她)說出自己的想法。
父母如何與孩子正確溝通
傾聽和尊重:父母應該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們的意見。給予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不要打斷他們的發言,認真傾聽并給予回應。
表達清晰: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應該用簡單明了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避免使用復雜或模糊的詞語。確保孩子能夠理解你的意思,并且能夠清楚地傳達自己的想法。
鼓勵積極表達: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要批評或貶低他們的觀點。給予他們肯定和鼓勵,讓他們感到自己的聲音被重視和尊重。
建立信任和親密關系:父母要與孩子建立信任和親密的關系,讓孩子感到自己可以隨時與父母交流。通過與孩子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增進彼此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08-15 閱讀全文>
很多孩子到了叛逆期后,就會非常抗拒家長的管教和嘮叨,有時候還會跟家長對著干,甚至離家出走。面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把孩子當成一個小大人對待,平常跟孩子溝通相處的時候,也要尊重孩子,適當詢問孩子的意見。
當孩子叛逆期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
1、給予尊重,批評點到為止
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首先由于年齡的成長和身體的成長,自我意識開始強烈地爆發,對于外界的評價是非常在意的。很多家長會不分場合的去批評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有了尊重的意識,家長對于自己孩子的不尊重也會引起很大的矛盾。
2、尊重個性,鼓勵獨立
叛逆期正是孩子們逐漸發展自我意識和獨立性的時候。在處理女兒不聽話的問題時,要尊重她們的個性和獨特需求。鼓勵她們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提供適當的支持和引導,讓她們在追求獨立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06-26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