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
孩子小的時候物權意識并不明確,這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系,如果在平時家長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需求,在分配東西的時候也偏袒他,就會讓孩子覺得喜歡的東西直接拿就好,這就讓孩子養成了不好的習慣,也就會出現孩子拿同學的東西情況,對此家長要及時的幫孩子改正,以免將來釀成大錯。
孩子拿同學的東西應該怎樣教育
1、家長在發現孩子有這種行為的時候,一定要先穩定自己的情緒,不要嚇到孩子,家長可以與孩子耐心溝通,告訴孩子什么東西是自己的可以拿,什么東西不是自己的,不能拿,只有當孩子知道了這些,才是最正確的教育。
2、如果確認孩子的確是偷拿同學的東西,父母需耐心引導他承認其行為,并告知這種行為帶來的后果。要積極引導孩子勇于承認錯誤、接受批評,告訴他偷東西已經不對了,如果還不誠實的話就更不對了,媽媽希望你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3、要想改掉孩子的壞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堅強的毅力,更需要堅持。家長要教給孩子一種心理戰術,以后再控制不住自己時,就把它當成一次考驗,看看你能不能戰勝自己,順利過關,每戰勝自己一次,就在心里表揚自己一次。
4、對于較小的孩子來說,用非常嚴厲的方式來懲罰孩不但不會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還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反而會讓“偷”成為他強烈的心理需求,從而使他更加變本加厲地偷拿同學的東西。
03-04 閱讀全文>
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強烈的,很多時候看見自己沒有的東西,就想要拿過來研究一番,甚至可能未經別人同意就占為己有,很多家長擔心孩子道德敗壞,養成不好的習慣,將來釀成大錯,那么孩子拿了同學的東西怎么教育呢?
孩子拿了同學的東西怎么教育
1、引導孩子當面去歸還
事發后家長必須監督孩子或者配他一起歸還物品并道歉,這里強調必須是當面歸還,不能偷偷地放回去,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認識到“偷拿東西”這一行為是不正確的。
2、幫助孩子認識錯誤
對于出現拿了同學的東西的孩子,明確的告訴孩子不是自己的物品不能拿,沒有征求過他人同意的物品不能拿。在溝通的時候盡量少用“偷”的字眼。如果自己想要他人的物品,要懂得征得他人的同意。
10-25 閱讀全文>
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就教導孩子:“與其把心思用在互相攀比上,不如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以不斷取得進步?!蹦敲串敽⒆优c同學攀比應該怎樣教育呢?
孩子與同學攀比應該怎樣教育
1.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教會孩子什么值得去比較,也是修正攀比心理的重要環節。我們需要教會孩子對比自己的過去和現在,而非盯著別人不放。多跟自己比較,我成長了嗎?我跟去年有什么不同?我有什么樣的收獲和進步?
不僅可以促進孩子形成正向的比較,還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反思能力。如果有時間帶孩子去鄉下勞作、去做志愿者,讓孩子知道什么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讓孩子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滿足感,而不是被攀比的小怪物追著跑。
另外,讓孩子明白賺錢不易也是很有意義的。曾經就有一位寶媽帶孩子去撿礦泉水瓶,撿了幾小時還不夠買根冰棍,可卻結結實實地給孩子上了生動的一課。
03-30 閱讀全文>
父母知道孩子偷同學錢的時候,不要當著眾人的面讓他道歉,先保護好小孩的自尊心,了解清楚他偷錢的原因之后再去找到適合的辦法去教育孩子,并且帶著小孩去同學家道歉,讓他明白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去拿,父母隨著小孩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要求會變多,父母也要適當增加小孩的零花錢。
孩子偷同學的錢該怎樣教育
1、不要強化偷的概念
孩子偷同學的錢父母知道之后,不要呵斥他,可以告訴他,不能隨意把別人的錢拿到自己那里,因為錢不是普通的東西,而是代表著歸屬,屬于別人的,就不能動,有時候因為他們的年齡太小,就會控制不出自己的行為,實際上,在孩子再大一些明白道理之后,會自然不再拿了。
2、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簽
孩子雖然偷同學的錢了,但是也不要對孩子的偶然性的一些行為,就大驚失色或者吼罵,而是要問清楚目的,并且幫助他解決需求,而不是直接定義孩子的行為,要尊重小孩的自尊心,如果隨意給小孩貼上一些不好的標簽,這樣只會讓他的內心感到自卑和害怕。
03-20 閱讀全文>
有的孩子在家里受盡寵愛,就會養成囂張的性格。在學校和人相處的時候,也會認為別人都不如自己。有時候老師反應自己小孩在學校取笑同學,家長就應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及時教育孩子,讓他知道這樣做不對,向別人道歉,以后不再犯。
孩子取笑同學應該怎樣教育
一、先了解具體真實的情況
家長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要懂得共情,理解孩子情緒的產生。理解孩子,讓小孩釋放出壓力,給孩子安全感。讓孩子知道情緒表達是被允許的。這需要家長靈境面對這件事情,不能先入為主的認為道德品質有問題,要接納小孩的情緒,然后學會和孩子一起想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讓孩子道歉
孩子取笑同學,日過家長是通過老師知道的這件事情,那么就代表對方家長也知道這件事了。家長一定要及時讓孩子相對方道歉,這樣才不會引起進一步擴大矛盾。也讓小孩知道自己的錯誤,學會承擔責任。
01-09 閱讀全文>
父母一定要冷靜下來,千萬不要一上來就對孩子又打又罵。這樣只會降低孩子的自尊感、責任感。給孩子留空間,讓孩子說說自己說說怎么回事,有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錯在哪里。
發現孩子偷東西怎么辦應該怎么教育
1、引導孩子勇于承認錯誤。正視錯誤,是改掉偷竊行為的前提。發現問題并致歉,培養孩子的羞恥心,強化他的自制意識,不要讓孩子將錯就錯或存在僥幸心理。
2、給孩子正確的示范和引導。讓孩子區別“別人的”和“自己的”兩個概念,教育孩子如果想要別人的東西,必須經過對方同意,不能隨意翻動別人的東西,借的東西一定要歸還主人或原處。
3、多用心關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活動。父母應把偷竊行為扼制在萌芽階段,不能放任不管。孩子周圍出現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時,一定要追查清楚,并教育鼓勵孩子將物品歸還原主,同時要為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物品。
孩子為什么會偷東西
11-26 閱讀全文>
首先要保持冷靜,不要過度反應或責備孩子,避免使用嚴厲的懲罰。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并嘗試理解他們的動機和原因。
發現孩子偷東西應該怎么去教育孩子
1、幫孩子建立所有權觀念
雖說“自我中心期”是成長軌跡,但身為父母,我們不能對孩子的“貪得無厭”視而不見,要開動腦筋盡早幫孩子建立起“所有權”的觀念,即讓孩子知道尊重別人的所有權。父母可以“以身作則”,在收好自己的物品同時,囑咐孩子離開時歸置好自己的物品,父母可以向孩子借用玩具或是紙筆,并告訴孩子要使用多長時間,征得孩子的同意,方可把物品帶走,在歸還時要向孩子說“謝謝”。
2、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控制沖動的能力。例如,買回孩子想要的東西,父母可以不馬上給孩子,而是告訴孩子,當他有好的表現時才能得到。如果孩子沒有亂碰商場里的東西,家長一定要表揚孩子的自制力。在生活中父母以身作則的告訴孩子。
11-26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