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6
經常有家長會抱怨,自己的孩子一生氣就會在家長大喊大叫,并且還亂砸東西,對于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就感到很是焦慮。其實這與孩子的原生家庭是息息相關的,很有可能是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或是嬌慣,那么孩子生氣砸東西如何處理呢?
孩子生氣砸東西如何處理
1、學會和孩子共情
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所以,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也不要試圖阻止孩子發脾氣,而是蹲下來,給孩子一個擁抱,讓孩子逐漸冷靜。
然后告訴孩子:我很理解你現在的情緒和內心,如果我是你也會不開心,讓我們一同找到適合的方法來趕走這個小怪獸,而不是采取砸東西的方式來發泄。當孩子知道自己是可以被父母理解的,關心呵護的,他就會有充足的安全感,就會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2、讓孩子冷靜下來
10-11 閱讀全文>
與孩子坐下來,傾聽他們的解釋和原因。可能有各種原因導致孩子偷東西,如渴望得到某種物品、尋求刺激或注意力等。通過有效的溝通,了解孩子的動機和需求。
孩子偷拿東西家長該如何處理
不給孩子貼標簽
當有人告訴自己孩子偷東西的時候,應該要先去了解真相,弄清楚孩子是不是像別人說的那樣。有時候孩子玩的時候,兩個人的玩具本來說是送給對方的,但玩著玩著兩個人可能就忘了,另一個人開始說那個孩子偷了他的玩具。
教給孩子“物品所有權”的概念
孩子拿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的時候,可以對孩子說:“這個東西不是屬于你的,你的都在家里放著,這個東西有主人,是屬于別人的,你不能夠拿走。如果你想要的話,需要征求別人的同意。如果你的玩具別人給帶回了家,你會不會傷心呢?”
04-14 閱讀全文>
現在孩子比較少,在家里很受寵,因此仍性、脾氣大的孩子比較常見,這很正常。那么針對孩子發脾氣摔東西這一問題,家長到底該怎讓做?
孩子發脾氣砸東西家長怎么處理
首先,我們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孩子摔東西,一定是在發泄他心中的不滿,不愿意和家長交流,不管他自己是對是錯,他找不到合適的傾述的對象,只有以這種極端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不滿。這個現象的發生說明孩子和家長都存在問題。
先說說家長,家長應該問問自己,我了解孩子嗎?了解是多方面的,不只是學習,往往家長只關心孩子的成績,孩子會認為家長的功利心太強了。我們還應該多了解孩子興趣愛好,包括愛打什么游戲,都和哪些同學玩,喜歡什么玩具等等(當然要多引導)。平時,多傾聽孩子的建議和意見,我們家長的錯誤,要懂得有藝術的說出來并改正。只有這樣,你和孩子才有共同語言,孩子才認為你是真正在關心他這個人,自然會與你交流。
再說說孩子,孩子摔東西,事情發生了,就要想辦法以積極的心態去解決,而不是粗暴的平息。先關心孩子傷著沒有,給予愛和家庭成員的溫暖。等孩子平息了,才一起來分析事件的起因,過程和結果。要讓孩子意識到摔東西不僅損壞的是財物,還傷害了家人的感情,更損壞了自己的形象。告訴孩子想問題,做事情要多方面考慮,要考慮其他人的感受,何況我們還是一家人呢。要讓孩子意識到什么事情要善于溝通交流,要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努力去說服別人,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方式,那只是無能的表現。我想,和孩子說清楚這些問題,他應該會反思,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總之,人和人相處,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矛盾,何況孩子和我們年齡相差這么大,對同一問題總會有不同看法,相互之間多了解,多陪伴孩子,會大大減少矛盾的存在。
02-10 閱讀全文>
孩子在青春期可能就會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他們的情緒也就會變得逐漸暴躁,也就會出現砸東西的行為。對此,家長就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確,不要再把自己當作權威,不然孩子反抗的將會更加嚴重,甚至就會造成極端行為。
青春期孩子砸東西家長怎么處理
1、給予孩子正確管教
父母別在用傳統思想管教孩子,如果父母把自己當作權威,甚至讓孩子害怕自己,那孩子很容易自閉,不會和父母傾訴。如果父母的權威方式是,用輕視的言語刺激孩子,那孩子的性格會急躁,喜歡悶頭自己做事,做不好便會脾氣暴躁。
小時候這些不好的性格可能會背著父母,但是到了青春期,生理心理的變好會讓他們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也不想控制。于是借此機會好好發泄,把長期對父母的怨恨,不敢向父母說的話全都以更加粗暴的方式表現出來,就比如砸東西的行為。
2、家長不要太過于重視成績
12-28 閱讀全文>
在孩子年紀尚小的時候,由于家長沒有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沒能及時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可能就會讓孩子養成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其實孩子偷拿老師東西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家長一定要及時和老師進行溝通,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避免讓孩子走上歧途。
孩子偷拿老師東西該如何處理
1、承擔責任,積極認錯
孩子偷拿老師的東西,就要敢于承擔責任。自己犯的錯,自己去面對。家長要讓孩子及時把東西還回去,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做錯事情,是需要承擔后果的。在孩子未成年的時候,我們家長也要負責。
2、家長處事的態度要堅定
孩子的這種行為,嚴重違背道德正義,我們家長處理這件事情的態度,決定孩子以后的行為。所以我們家長態度要堅定,明確這樣的行為很不好。孩子意識到自己犯錯誤的嚴重性,保證以后不要犯此類錯誤。古語有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家長教導孩子要從小做正確的事。
12-27 閱讀全文>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一生氣就扔東西是一個不正確的行為,我們家長必須要給他改正。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一生氣就扔東西是孩子發泄自己的情緒,于是不少家長想到這就原諒了孩子,但是孩子表達憤怒的方式有很多,我們必須要對他這個行為說“不”!哪么孩子一生氣就扔東西如何引導呢?
孩子一生氣就扔東西如何引導
1、不當行為出現時,讓孩子自己承擔結果。
如果孩子一生氣就扔東西、打人等不當行為,在同理他的感受,并引導他學習正確的方法疏解情緒后,還是需要讓孩子為自己剛剛的不當行為負責的,這也是讓他學習知道,做錯了需要承擔結果。
比如打人了,牽著他的手,讓他向對方道歉;扔東西了,引導他把東西撿回來放好。這也是在增強孩子的責任感,讓他學會為自己負責。
學習在負面情緒中管理好自己的行為,對孩子來說是一門成長中的必修課。然而,在這“修煉” 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在引導之后,孩子依然用最“原始”的方法來應對。沒關系,這很正常,因為任何新技能或者說好習慣的養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需要反復練習的過程。
08-09 閱讀全文>
很多孩子在和父母吵架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行為上的壞習慣,和父母吵架的時候就會砸東西,父母越是管教他,他越是脾氣越厲害,根本不聽父母的勸告,面對小孩這樣的行為,父母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如果不教育他們只會讓他們更加猖狂,如果不能對他太嚴厲,又覺得小孩不能長記性,下次還會再犯。
孩子砸東西家長怎么處理
保持冷靜。不要表現出過多的憤怒、吃驚或覺得有趣,也不要嚴厲批評,更不要打罵,家長要保持一個平靜的態度去對待他們,如果家長過于情緒化,那么不僅對這種行為會強化,還會讓父母和小孩之間的爭吵更激烈,導致雙方的關系變得很糟糕,孩子也會更加的討厭父母。
教他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孩子砸東西是為了發泄自己的情緒,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讓他冷靜下來,在告訴他砸東西這個行為,不僅不會讓父母去遷就他,還會讓他受到相應的懲罰,等脾氣發完了,將他抱在懷里,用他能聽懂的語言,溫和地和他談論關于打人的問題,指出對方的感受,教給他可以具體怎樣用語言表達。
引導友愛的氛圍。很多小孩因為安全感不足,就會出現一些極端的情緒,家長要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能夠讓小孩在其他的小伙伴面前表現自己,讓孩子可以更好的去了解別人,讓他能夠在一個友好的氛圍下成長。
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
04-01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