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離家出走是一種對當前生活狀態的不滿。家長應該積極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然而,家長不能將自己的思想觀念強加給孩子,而是要尊重他們的選擇和決定。當遇到棘手的問題時,可以向有學識的人請教,以獲得更好的解決方案。
十七歲的孩子離家出走怎么辦
1、不能慌,要學會冷靜思考。如果孩子離家出走后,家長通過各種方式把孩子找回來了,切記孩子回來后,家長們千萬不要責罵,一味地呵斥自己的孩子,要告訴她們家長很擔心他們,并且詢問具體的離開家的原因,然后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最后耐心的告訴她們以后不要這樣做,這樣做是不對的。
2、了解孩子出走心理。離家出走的孩子一般抗挫折能力較差,受不得半點委屈,因此有離家出走苗頭的孩子要從小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否則將來后悔都來不及!
3、孩子之所以不肯回家,做父母的要反省一下自己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是否有問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教育方面是否有缺失和不足,要及時調整教育方式,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積極的榜樣。
4、當孩子離家出走時,家長要接納孩子離家出走的現實,不批評,不指責,而是平和對待孩子離家出走的事實,給予孩子適當的地引導,在孩子情緒平復之后,再與孩子討論,傾聽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孩子為什么會離家出走
1、孤獨感。這類孩子一般生活在一個不利于成長的家庭,比如父母經常吵架,甚至有家暴現象;父母過于忙碌不能照顧孩子飲食起居,對孩子各種行為不管不問;長期留守老家見不到父母的兒童……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有一種痛苦的孤獨感,會幻想著只要離開這樣的環境,自己就可能會快樂。
2、壓力感。升學的學業壓力下,很多孩子會受到學業和家長期望的雙重壓力,甚至家長的期望太大讓孩子通過逃避來解決問題。
3、報復感。在被寵溺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不能面對壓力,年齡的增加并沒有帶來更多的能力提升,而是更多對父母的要求,只要沒有被滿足,就會做出不成熟的離家舉動來威脅父母。
如何預防孩子離家出走
1、加強溝通,正確引導
很多離家出走的孩子,都是與父母缺乏溝通造成的,所以家長平時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但是在溝通的時候也要注意方法,不要一味的強迫孩子做事,給孩子自由創造成長空間,對孩子的教育,也不要過多干預,正確引導可。
到了17歲,孩子已經能夠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但父母一直嘮叨,也就會引來孩子的叛逆心理,甚至還會導致孩子產生厭學情緒,以至于休學或者輟學。
2、不控制孩子,尊重孩子
很多家長都抱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感覺把朋友看得比父母還重要,因為孩子有什么心事都只是跟朋友分享,卻不愿意對父母透露一半點。這無非就是你沒有做好聆聽工作,也不知道稍稍降低父母的身份,甚至就會導致孩子在叛逆階段出現離家出走的情況。
我們要學著尊重孩子,不要總是把控制孩子當做自己的使命。你越是控制孩子,孩子越是想要掙脫;而你越是讓孩子感悟到你對他的尊重,孩子越是會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想教育好青春期的孩子,你必須放下身段,學著跟孩子做朋友,當孩子信任你之后,你對孩子的教育才會起到作用。
3、真誠對待,幫助孩子減少一些負擔
有些家長在與17歲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親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家長可以很誠實地將自己的擔心或情緒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了解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或是會讓你擔心、懼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