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學成績對初中成績的影響很大,小學以習慣養成為主,學習的習慣,自律的習慣,動手動腦的習慣,衛生的習慣,安全的習慣,互幫互助的習慣等。一旦具備了這些習慣,那就像上足底肥的莊稼,后勁十足,初中、高中階段就像脫僵的野馬,盡情的馳騁。對待學習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如饑似渴,主動獲取。
小學成績對初中成績的影響,且影響巨大。理由如下:
第一、基礎很重要。
萬丈高樓平地起。小學基礎打好了,到了中學自然就好。空中樓閣是不存在的。就拿數學里面的加減乘除等基本計算能力來說吧,都是在小學練就的。倘若計算經常出錯,必然會影響到今后中學的數學學習。
你可能會說,孩子智商不錯,難題都會,就是粗心,容易犯些低級錯誤,到了中學自己慢慢會明白的。這個想法是極其錯誤的,俗話說,小窟窿不補,大窟窿一尺五。
第二、習慣是從小養成的。
孩子小學成績不好,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沒有很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小學是好好寫字的關鍵期。倘若孩子寫的字不成個樣子,語文是考不了高分的,甚至嚴重影響語文成績。
根據我的經驗來看,語文成績差的學生往往就是從書寫差開始的。小學書寫十分糟糕,到了中學,幾乎“老了根腳”。可塑性最強的六年形成的書寫習慣,在書寫量更大學習任務更重的中學如何扭過來?
第三、自信是慢慢累積起來的。
小學成績好,對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是至關重要的。成績好,往往能得到老師、家長的肯定,同學們的贊許,自己就會樹立自信。有了自信,學習勁頭更足、興趣更濃厚,成績就能穩步上升,不斷進步。達成一種良性循環。反之,在小學讀書時成績糟糕,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導致惡性循環。
雖然小學成績對孩子中學的學習有影響,但是,并不絕對。也有極少數孩子小學時成績平平,到了中學開始“幡然醒悟”,成績一路飆升,最終逆襲成功。實際上,我們家長不能被這種極為罕見的個例蒙蔽了,實際上這樣的孩子在小學已經有可能成為學霸的“潛質”,只不過沒有表現在平時的考試中。
請廣大家長關注孩子各個階段的學習狀況、學習習慣,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教育策略,尋求解決辦法。最后祝您的孩子學習進步,健康成長,早日成為棟梁之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