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管不住孩子?我覺得這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一個負責任的家長是不可能管不住自己的孩子的,您所說的管不住孩子,很可能一是可能孩子還小,您沒有采取正確的管理教育;一是孩子已經長大,您已經無法采取管教措施了。
所以歸根結底,家長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采取積極正確的教育引導方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一旦孩子進入“水泥半干期”,再想塑造孩子,即便付出更多的精力,也不一定有效果。
得管不住孩子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孩子生理因素:男孩子天生好動,家長要給他充分的運動時間。我覺得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培養孩子運動的習慣是非常必要的。
2.孩子病理因素:好動癥的孩子要及時就醫,根據醫生建議服用藥物治療,早期心理咨詢介入,采取行為療法。
3.父母教養:孩子是父母的復印件,父母是原件,孩子不聽話,父母要反思家庭環境是不是民主,因為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父母多給孩子賦能,多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多讓孩子去體驗生活。
4、青春期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這是孩子成長為一個成人的過度時期,父母要了解這個時期孩子的特點,不要過渡地控制和管教。
自己的孩子管不了怎么辦呢?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么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3.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此時,程桂英老師建議家長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對此程桂英老師特別建議,希望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5.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于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6.讓孩子去體驗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么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么正確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