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應該知道不可以私自拿錢,需要讓他知道這樣做的后果,好好教育一次,再和他好好溝通,讓他明白有需要要告訴你們。
小孩偷偷拿錢買東西怎么教育
1、問清緣由,適當懲罰。每個行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家長要通過交流和觀察找出孩子出現私自拿錢的緣由,并給予適當的滿足,若孩子是因為沒有零花錢,就每個月給予孩子適當的零花錢以滿足其欲望,在滿足之前一定要給孩子適當的懲罰,私自拿錢這個行為是不對的。這里的懲罰并不是體罰或者暴力相向,而是讓孩子去參與到家務勞動中,比如拖地、洗碗等。
2、改變孩子的“貪婪”習慣。孩子的“物質欲望”是很強的,無論買多少玩具都無法讓他們真正的滿足,只有改變他們的“貪婪”習慣,對他們進行價值觀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辦法。有的孩子,往往不知道錢是怎么來的,也不知道應該怎樣正確地對待錢財。父母應該告訴他:錢是爸媽辛苦上班掙來,是用來供全家人吃、穿,供他上學的,不能隨便亂拿。要培養孩子對金錢的健康態度,父母要有極度的耐心,將正確的理念印在孩子的腦子里,逐漸地讓孩子養成正確的金錢觀。
3、尊重并正確引導孩子的欲望。家長要讓孩子知道不是所有東西都是想要就能得到的,有的東西是必需的,有的東西不是立刻就要擁有的,要引導孩子通過正當的方式滿足自己的物質欲望。同時引導孩子通過一些勞動來獲取相應的報酬,不能私自拿家里的錢。要給孩子從小樹立一個正確的理財觀念,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為什么會偷錢
1、孩子的心理特點
小孩子往往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想要什么就希望馬上得到,缺乏基本的控制沖動的能力。也不具備明確的是非觀和道德約束,所以在對于金錢的渴望下,才會“偷錢”犯錯。
2、需求得不到滿足
孩子到了6歲之后,內心就已經產生了購物的想法,對于自己喜歡的東西,會非常想要擁有。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畢竟可自由支配的錢財不多,所以很多時候,在欲望的驅使下,便會出現“偷錢”的走偏行為。
3、和父母缺乏溝通
家長如果在金錢方面,對孩子管控得比較嚴格,那么孩子就是把渴望的東西直接占有,而不是主動和父母索要。這是因為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溝通,不敢主動和父母提出自己的要求,從而便會自作主張地“濫拿”。父母要正確看待孩子“偷錢”行為,現在偷拿錢,并不等于將來也會成為“慣偷”。
如何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1、給孩子零用錢要注意方法
在給小孩零用錢的時候,應該按照小孩的年齡來安排。隨著孩子的年紀越來越小,零用錢的數量也越來越少。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己計劃開支。
鼓勵幼兒用獎賞來獲取零用錢,不要把家務活和零用錢聯系在一起,不要讓孩子只為了掙錢。
有了固定的零用錢,可以幫助孩子養成獨立生活的能力,學會合理安排開支,并養成量入為出的良好習慣。
2、養成孩子存錢的好習慣
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記帳習慣,使其對自己的開支有清晰的認識,并能進行合理的開支計劃。
經常看孩子的帳冊,并引導他們分析開支,并學習如何節省開支。
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建立起良好的財務意識,使其能夠更好地運用金錢。
3、家長的身教勝過語言的教導
家長是子女的啟蒙教師,應當成為子女的榜樣。家長的消費習慣對子女有很大的影響,不能讓自己大手大腳花錢的行為影響到子女的正確消費觀念。
在買東西的時候,要和你的孩子討論,制定一個最大的購買上限,教他如何合理地花錢。
教孩子省錢的方法,例如共享贈券,并告訴他們錢的使用方法和限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