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和孩子吵架之后首先自己要冷靜下來,搞清楚為什么會和孩子吵起來,先找自己的原因。然后和孩子心平氣和的溝通,先向孩子道歉,再和孩子一起探討事情的原委。也可以和孩子約定一下,如果下次再吵起來會有一個什么樣的懲罰,也可以在吵架之前讓孩子提醒自己,以免對孩子的心里留下陰影。
跟孩子吵架后怎樣處理
1、改變不合理觀念
控制情緒的第一要訣,就是改變自己原來的一些不合理觀點,并且用一些合理的觀點來取代它。
比如: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困擾、不協調,只是彼此意見不合、看法不一致,并不是大難臨頭;孩子從不成熟走向成熟,不是一帆風順的,犯錯誤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孩子出錯、遇到問題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等等。
當父母采取了這樣一些較合理的觀點時,就容易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對孩子的言行舉止產生正向的情緒反應,從而能夠采取有效措施了解孩子,給予孩子關懷和支持,為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2、誠懇地和孩子溝通,表達真實的感受
沒有人可以完美控制自己的情緒,當自己被各種負面情緒籠罩,實在做不到風輕云淡時,不妨誠實地告訴孩子:
“媽媽因為工作的原因現在心情不太好,需要一個人冷靜一下,如果你總是打擾我,我怕會對你發火,媽媽不想對你發脾氣,所以希望你乖一點,好嗎?”
再比如父母吵架,盡量不要當著孩子面,要與孩子好好溝通,讓孩子明白:我們的負面情緒不影響和你之間的關系,爸爸媽媽的負面情緒不是因為你。
通過觀察父母處理情緒的方式,孩子會明白有矛盾有沖突不可怕,只要敢于面對,通過正確的處理,結果也會是好的。
3、積極的暫停
當你和孩子發生沖突,你感覺到自己很生氣,快要失去理智的時候,強迫自己離開發生沖突的房間。
因為不理智的時候不適合做判斷,更不適合做決定,慢下來才能立體地感知孩子,做出更合理的判斷;
先讓自己冷靜一下,等自己的情緒平靜一些之后,再和孩子進行溝通。
如果在離開前你還能理智說話,就告知孩子:“爸爸媽媽允許你生氣,或發脾氣,但不能傷害自己與別人。因為太生氣了我們都需要冷靜一會,讓情緒慢慢穩定下來。”
4、找到合理的途徑和方式,發泄自己的情緒
在情緒上來的那個瞬間,你可以試試3個小技巧:
深呼吸:深呼吸,深深地吸氣,把氣吸到肚子里,然后慢慢地吐出來,這會有助于減慢你的血液循環和心跳,從而讓你逐步冷靜下來。
微笑:回憶一些孩子之前的可愛優秀的表現,對著鏡子提拉下自己的臉部肌肉,努力讓自己笑出來。
語言暗示:比如在心里默念不要生氣不要生氣,幫助自己的理性戰勝感性。
身體動作:比如跑幾圈,快走幾圈等,通過身體的運動,讓負能量釋放出。
孩子跟父母吵架的原因有哪些
1、孩子希望父母能夠把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對待,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希望自己的意見和決定能夠被接納和認可,哪怕不認可也不要全盤否定。
2、在父母看來孩子永遠是孩子,是需要全方位保護和關注的。他們不太能夠容忍孩子的意見或者決定中有任何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的東西。一旦存在,就會全盤否決孩子的決定,或者直接給孩子下決定。
父母如何避免與孩子吵架
首先,保持冷靜。當孩子在發脾氣時,作為父母的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聰明的父母不會因為一時的氣憤而做出沖動的反應。相反,我們可以選擇深呼吸,給自己幾秒鐘的時間來思考如何處理這個狀況。
其次,主動傾聽。在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盡量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急于給出建議或責備。這并不是說我們要縱容他們,而是讓他們明白,爸爸媽媽是在乎他們的感受的。比如,可以問:“你為什么這么難過?”或“是什么讓你生氣了?”這樣的話語,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
第三,提供解決方案。當孩子冷靜下來后,可以和他們一起分析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案。這個過程不僅能夠增強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還能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支持。例如,如果孩子因為作業問題而感到壓力,我們可以一起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而不是單純地要求他們去完成。
此外,創造溫馨的家庭氛圍也十分重要。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小活動,例如一起做飯、看電影、玩游戲,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這樣的互動不僅能夠加深彼此的了解,還能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表達自己的情感。
對于父母來說,培養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同樣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波動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因此,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
同時,要記得給孩子適當的自由。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孩子們面臨著比我們當年更大的壓力。適當的自由可以讓他們放松心情,培養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也能提高他們的自信心。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放任不管,而是要在安全的范圍內,給予他們探索和嘗試的空間。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