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到叛逆期,父母要盡量少干預孩子,盡可能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就算孩子有什么做得不對,也要把所有問題集中到一起,雞毛蒜皮的小事盡量忽略,只選最重要的三四個問題,一個月左右和孩子集中談一次。在談的時候,千萬別要長篇大論。只有說的少,孩子越會聽得專注,才會用心去加以重視。
孩子到叛逆期怎么辦
1、多鼓勵。
孩子都有自尊心,叛逆的孩子自尊心更強,做什么或學什么,總想做的最好,總想得到父母的認可,若孩子有點小小的成績時就給予鼓勵,那么孩子就感覺自己有價值,得到了別人的關注,他就會更加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2、換位思考。
父母或老師要常換位思考,假如你是孩子,你會怎么做,假如你做了同樣的事情,你想得到什么,站在孩子的角度角度多想想,不要老是說你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這樣的話語往往帶有強制性,孩子是最不喜歡聽的。
3、多聆聽。
孩子和你敘述一件事情時,你要耐心聽著,聽完后再發表意見,不要聽了就生氣,生氣了就批評。孩子常說:我和你三觀不合,我們不是一個時代的人,那么,家長和老師怎么能走進學生的心里呢,就要多聽聽孩子說話,多開導孩子。
4、把孩子看成小大人。
家長或老師不要總認為孩子小,不懂事,什么都替他做,什么苦不讓他吃,不吃苦中苦哪有甜上甜,孩子成長過程中都要經理酸甜苦辣,不要老是把他看成不懂事的孩子,孩子的煩惱比你都多,因為孩子的生活領域很廣闊,特別是網絡的今天,孩子懂的更多,知道的更多,你要把他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尊重孩子。
孩子到叛逆期會有哪些變化
1、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在一些青少年當中,尤其是男生,打架斗毆被看作是有膽量;與老師、上級公開對抗被視為有本事。
2、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有相當數量的青少年對學校、教師的宣傳,表現出一種不認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
3、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的消極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對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應付、抵制、消極對抗的態度。
4、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的無端否定。叛逆的青少年認為身邊的榜樣是“拍馬屁”行為,給予排斥和嘲笑。
5、對抗造成與父母關系惡化。對父母對自己的不尊重行為產生厭惡和反感,產生情感冷漠和行為上的違拗性,面對父母傷心的眼淚不可以使他們動情。
孩子叛逆期什么時候結束
叛逆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階段,通常發生在青少年時期,但具體什么時候結束因人而異。
一般來說,叛逆期會在青少年時期的后期逐漸結束,大約在18-20歲左右。但也有些孩子可能會在成年后仍然表現出一些叛逆行為。
需要注意的是,叛逆期的結束并不意味著孩子的行為和態度會立刻變得成熟和穩定。他們仍然需要時間和經驗來逐漸成長和發展自己的個性和價值觀。
對于家長來說,理解和支持孩子在叛逆期的表現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和空間,讓他們能夠探索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并逐漸建立自己的獨立人格。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