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經常打孩子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膽小、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問題,還會引起孩子嚴重的抵觸和叛逆,不僅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反而適得其反。打孩子會讓孩子認為家長在發泄憤怒,同時也會讓他們覺得暴力可以解決問題,從而滋生弱肉強食的想法,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經常打罵孩子的后果
1、他會自卑,妒忌別人,會很在意別人的評價。這樣的孩子很難找到強大的自我,在人群中不敢大膽的表現自己,在遇到困難時會想到退縮,女孩子會容易顧影自憐,男孩子會沒有擔當,不敢對自己和別人負責等等。
2、他會很容易依賴別人。從小時候粘著媽媽,到長大后很容易被一個對自己好的人打動,并全身心地跟隨別人。
3、他會很容易對他人產生敵意。一個安全感差的孩子,他的危機意識更加強烈,自我界限很容易被侵犯,因此他會在與他人交往中莫名的受到傷害,從而對他人產生敵意,甚至攻擊他人。
而在孩子小時候,如果家長不能給予孩子溫暖的陪伴,不能在孩子無助時給予鼓勵和幫助,甚至用“打、罵、吼”的方式來對待孩子,那么時間一長,孩子的安全感就會變得脆弱,而由此產生的以上不良心理也會伴隨孩子一生。
4、打罵教育中成長的孩子,相比普通孩子會更加成熟獨立,但這些都是靠著內心的傷痛換來的。家庭本應是孩子的避風港,父母本應是孩子最堅實的依靠,但是錯誤的教育方法會讓他們失去安全感,被迫堅強、被迫獨立,就是為了快點長大,遠離父母。
5、當你用打罵孩子的方式教育孩子時,孩子通過家長的示范性教育,今后很可能會用相同的方式教育別的孩子,當別的孩子不聽他的話的時候,他很可能會出現暴力行為。
6、孩子本來擁有無憂無慮的天性,但是被打罵過后就會產生一定的憂慮意識,他們會變得敏感多疑,凡是都往壞的方向去想。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孩子也會受這些影響。
7、吼罵對孩子的情商也有影響。父母不分青紅皂白地使用言語暴力刺激孩子,孩子就無法產生分辨情緒誘發因素的能力,長期下去,情商就會受到影響,甚至出現焦慮等心理問題。
家長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
方法1:父母是孩子家庭教育的第一任老師,教育的方式很多,打罵是不可取的,父母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要在孩子的認知范圍內對其進行合理的懲罰,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對錯誤進行反省,從而變得更加自律。
方法2:為了讓孩子情愿接受必要的懲罰,從而改正錯誤,父母在實施懲罰的過程中需要與孩子有效溝通;提前與孩子約法三章,讓他們心安理得接受懲罰;懲戒不能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盡量避免體罰,別傷害孩子的心靈。
方法3:通常來說,孩子犯了錯或做錯事的時候,心理其實處于最脆弱、壓力也是最大的時候,他們急需父母的接納,如果沒有接納孩子的情緒,即使我們對孩子提出了一大堆聽起來很正確的建議,孩子也不一定能夠接受。
方法4:孩子犯了差錯,不管有心仍是無意,都要遭到賞罰。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盡管他不是故意的,也應該通知他,這是他的差錯。他雖沒有料想到自己行為的后果,但仍要為此抱歉。如果他是無意的,并勇于承認差錯,家長會相信他。
家長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第一、當孩子的行為讓你感到憤怒時,可以嘗試做深呼吸,自我放松緩解情緒,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后再和孩子溝通,可以坦誠地和孩子交流我們的情緒感受。但是要注意,語氣一定要溫和,教育效果才會更好。
第二、孩子一旦不聽話,就會變得氣急敗壞,覺得孩子不懂事,不乖,不聽話。每個孩子都有一套自己活著的規律,不要因為你的“霸道”,人為地扼殺了孩子的天真和自由,這是一種赤裸裸的剝奪。所以放棄“命令”式的說話口氣,讓自己變得溫暖起來。
第三、可以采用轉移注意力、運動宣泄、放松訓練、改變不合理認知等一系列科學方法進行有效的情緒調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希望父母積極行動起來,進行有效的情緒管理,關心孩子的心理成長,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