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初中生學習態度非常消極,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跟不上目前的學習節奏。已經有不少知識跟不上了,因此學起來非常累。作業做不出,因此不想做,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就像滾雪球一樣,虧欠的知識越多,到后面也就越消極,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信心。
初中生態度不端正怎么去改變
1、家長要反思
孩子身上的問題都是家長的映射,所以當孩子不愿學習,態度不端正時,家長也要及時反思自己,是否自己對孩子的學習不夠重視,沒有去關注他的作業、成績;是否自己平常也不學習,只是玩手機?家庭環境是否和諧有愛,孩子有一個和諧、穩定的學習環境?……家長要以身作則,一個愛看書的孩子,一般都有一個愛看書的父母。
2、家長要和孩子進行溝通
溝通很重要,叛逆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很強,甚至很多時候有話不會主動去找家長傾訴,所以,家長要學會和孩子多交流,溝通。孩子會出現厭學的情緒是有很多原因的,可能是和同學相處不好,也可能是得不到老師的認可導致不喜歡老師,也可能是學習成績不好。
3、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
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愛、關注與被需要的感覺。除了生存與安全感外,人還有愛和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作為學生來講,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如果,在學習中他們能夠滿足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4、家長要幫助他們確立可能實現的目標
確立目標也是很重要的。不要期望他們一下子從倒數第一躍居前茅,幫助他們確立一個他們能夠實現的目標。如果他們能夠確立并且能夠實現目標時,他們就會有更大的信心取得更大的進步。
5、家長要減輕孩子壓力
有的時候,孩子壓力太大也會引起他們的厭學情緒。很多孩子會因為學業繁重,導致他們壓力過大,因此想要逃避,由此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所以,對于這類孩子家長可以適當減輕孩子的壓力,不要隨便和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要多鼓勵他們。
6、家長要避免強制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用更多的時間學習,會對孩子做一些限制,不讓看電視,不讓玩電腦,不能出去玩,給孩子的自由時間很少,這樣孩子會很累,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同時學習效率也不容易提高,學習兩個小時也不如集中精神學習一小時的效果好。
孩子學習不主動可能有哪些原因呢
首先,是孩子的自律性差。缺乏學習主動性,老是要家長督促,做事總是拖拉,什么事都不著急,這些孩子的成績基本不會好。自律性的根源是學生的自尊水平比較低,自尊水平低的孩子無法全面的認識自己,對自己的生活、學習都沒有明確的計劃,得過且過,也不太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價。所以,作為家長要非常巧妙地和孩子交流,畢竟上初一了,青春期的孩子逆反情緒比較大,重復太多次的話會適得其反。家長要低下身子與孩子商量他的未來,和他共同制定長期目標,和近期目標。這樣孩子就會漸漸增強自尊心,有了明確目標,他也會為一個個的目標而努力。
其次,學習不主動,與學習沒有獲得成功體驗也有很大關系。有些家長在孩子考試后,總會指責他不努力,而不是幫助孩子分析原因。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破罐子破摔,不在乎學習成績。所以,家長們要把孩子每一次的進步放大,把失敗縮小。讓他體驗到成功帶來的愉悅,這是學習主動性的源泉。
最后,學習成績不佳,也可能是學習方式不適合自己。每個孩子的學習方式都不相同。有人喜歡讀,有人喜歡聽,有人喜歡說,每種不同的方式吸收的知識效率不一樣,家長要強化孩子喜歡的方式,創造一切機會讓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但有一點必須要記住:抓住課堂是學習成績提高的根本。讓孩子回來和你交流課堂所得,不必每天,偶爾就行,你也就知道孩子近期的學習狀態了。
總之,絕大多數的孩子學習是需要家長幫助的,家長要在心理上、生活上都要全方位的介入,才能讓孩子漸漸不用扶,才讓真正讓家長省心。
孩子進入初中后要做出哪些調整
要善于適應新的變化。
學生進入初中以后,更多的學習內容,全新的學習環境,更強的競爭壓力,讓學生更加難以應付,這種新變化,學生應該主動適應和調節,不能被動接受,不做積極應對。
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
當我們的孩子進入初中以后,就面臨著中考的壓力,這種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學生應該懂得這件事的重要性,有決心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讓自己更優秀、更強大。
要有樂觀的學習態度。
學生的學習態度非常重要,特別是對于新知識和新事物的學習領會,一定要有一個積極樂觀的態度,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學習不乏味、不枯燥,通過調節讓學習充滿樂趣。
要有奮起直追的勇氣。
學生的學習成績不理想,甚至排在后面,學生也不要放棄,要知道學習的道路很漫長,永遠不能松懈,只要有勇氣堅持下去,就一定會越學越好,直到取得成功的那一天。
要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
學習是永遠無止境的,不管到什么時候,都應該學習,而且,無論從什么時候開始,都不算晚,因為我們的人生道路還很長,從現在開始努力,將來一定會學有所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