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這種現象很常見,但需要家長正確引導孩子,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正確去處理?一旦處理不好,孩子的性格會變得膽小懦弱,甚至影響身體和心理健康。
學校孩子被欺負怎么辦
了解實情,以孩子的情緒為主
孩子之間發生推搡在所難免、情緒激動的時候也難免有些肢體沖突,但有些大人容易以自己看到的為主,看到孩子身上有些傷痕,個人情緒就出來了,主觀強化了孩子的受傷程度。
所以,當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時,不要急于出手,不妨先在一旁觀戰,看看自己的孩子碰到問題的時候會怎么處理,如果孩子沒有表現出很強的失落感,家長大可不必急著為孩子抱不平;如果孩子顯得很著急很無助,大人再站出來調節。大人不必為自己的孩子太著急,教會孩子友善處理而不是教孩子硬碰硬。
教會孩子判斷哪些是欺負,哪些是無意的
當孩子間發生不友好行為時,很多父母覺得自己孩子老實聽話,是孩子吃虧了,就想去幫助孩子處理。父母護子心切能夠理解,但是孩子之間的推打并不是成人意義上的打斗,很多孩子今天打得你死我活得,口口聲聲“我不要跟你說話了”,過幾天又和好如初。
孩子受欺負不管什么情形,大人都要教孩子友好溝通。所以,家長要在了解實情后,要冷靜下來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區分對方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的,并教會孩子相應的行為原則和處事觀點。“如果對方小朋友是不小心碰了你,那就不要太在意;如果是故意欺負,甚至打人,那就要教孩子保護自己,或者及時找爸媽、老師幫忙處理。”
如果孩子比較小,受欺負了,他自己可能不能分辨出對方是故意還是不小心。大人可以利用身邊的例子,教孩子區分二者,并有意聯系上次被推被打等不愉快的經歷,幫助孩子建立基本的判斷能力。
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大人要以對話的方式,引導孩子以怎樣的方式更好與小朋友相處。父母當然不能教孩子以暴制暴,但也不能一味退讓。
當孩子遇到不友好行為時,很多家長急于出手幫孩子解決而剝奪了培養孩子自己解決類似問題的能力,其實家長應該有意識引導孩子自己去勇敢面對,大膽制止對方的不友好行為。你可以教孩子,當有小朋友或同學想打你時,你抓住他的手及時制止他,并語氣堅決地告訴對方“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你不可以打人!”
柿子專挑軟的捏,當對方看到你這樣有底氣、自信自強,自然不敢再次侵犯你了。
如何教育孩子與同學搞好關系
第一:要求自己的孩子與同學之間要相互尊重
尊重是人與人之間最起碼的相處之道,俗話說“敬人者,人敬之”。別人幫助了我們,我們要懂得說“謝謝”,自己不小心傷害了別人要及時給人道歉。同學之間要稱呼姓名,切忌給人取“綽號”。
第二:要求自己的孩子與同學之間真誠相待
教育孩子如果發現自己有過錯,能主動地,實事求是地檢討自己,求得對方的諒解,繼而作出友好合作的表示??鬃釉疲骸凹核挥?,勿施于人。”人心都是相通的,你以誠相待,你同學也會對你以誠相待。
第三:要教育孩子與同學之間要以禮相待
禮貌是最高貴的心靈溝通,它不僅能幫助我們的孩子提升社交能力,找到知心朋友,還能幫助我們的孩子提高自信心,得到幸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個友好的眼神、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個貼心的舉動,傳遞的是禮儀、文明、魅力,收獲的是滿滿的真誠、殷殷的友愛。
第四:要教育孩子如何與同學之間相互比拼
這里講的比拼不是比拼吃穿,而是比拼學習,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孩子養成一種在學習中你追我趕的習慣,養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從而提高成績。
如何教育孩子在學校保護好自己
遇到孩子被打,教孩子再打回去肯定是不對的。因為這就是在告訴他,以后在社交生活中可以靠打解決問題。想想看這樣的處理社交關系的方法,是否能幫助他適應以后的生活。我們需要教孩子的是應對方法,把每一次的危機當作解決問題的訓練。
首先,教孩子正當防衛的辦法,用具體的語言說具體的事,才是應對挑戰的策略?!斑@是我的身體,你沒有權利打我?!?、把你的手從我手上拿開?!薄斑@是我的玩具,請你放下?!薄斑@是我先拿到的,請你等待?!睗u漸的,孩子會明白我有權利維護我的權利,有理有節。
其次,說出情緒和感受。孩子不會說時,你幫他說出來;孩子會說時,引導他說出來。在這一過程中,父母需要基于當前的事實表達情緒?!八麆倓傄蚕胪媲锴В赡苁堑炔患傲怂园涯阃葡氯チ恕D愀f了是你先玩的,請他等待?!庇袝r候也可以跟孩子分析為什么對方會這樣做。讓孩子從多一個角度了解行為背后的原因?!翱赡芩R上要離開公園了,可實在太想玩了,等不及了吧?!?/p>
再次,事后,跟孩子回顧這件事,做到反思。今天發生了什么事,你們是怎么應對的,下次該怎樣做。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