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跟家長“動手”,還是因為父母孩子溝通層面出了問題。如果雙方能夠理智平等的溝通,也不至于出現這種情況。我的建議是,先和孩子都冷靜下來,然后尋找一個雙方認可的第三方比如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平心靜氣的溝通說出各自在意的問題;或者是將自己的問題寫成一封信交給對方。
孩子打父母屬于什么行為
第一、對孩子過于嬌慣的父母,容易養出不懂感恩的孩子。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母親生孩子本身就是功德一件的事情,再加上數十年的養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對自己的父母懷揣敬意和愛意。我國是一個非常重視孝文化的國家,在這樣的文化氛圍里,孩子從小接受這樣的熏陶,一般的孩子都會懂得父母之恩,即使跟父母之間發生了沖突,對父母行為有所不滿,也不會像“有仇”似的,動手打父母的更是少之又少。
但如果父母對孩子過于嬌慣,孩子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認為他的所有要求父母都應該無條件答應的話,那么,孩子不僅不懂得感恩,反而會有種“父母是虧欠他的”思想,當父母無力滿足時,便會產生埋怨和沖突。
第二、脾氣暴躁的父母,容易養出“有仇”的孩子。
脾氣暴躁的父母,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對孩子大打出手,孩子精神總是處于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總是特別擔心一丁點的小事就會惹得父母一頓大罵。長時間以來,孩子會對父母產生怨恨。雖然父母生養不易,但把孩子生下來并不是為了教訓他、打罵他,長期以來,孩子成為父母情緒釋放的出口,親子之間就會產生不可調和的沖突。
在這樣激烈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當他們成長為半大小伙子的時候,14歲以后進入叛逆期以后,他們的個人意識會增強,就會與父母之間產生非常強烈的沖突,嚴重時候就會動手,讓家長感覺“怎么養出一個有仇的孩子。”其實,這個孩子就像您的復制品,只不過站在了您的對立面。
第三、控制欲強的父母,容易養出會反抗的孩子。
還有一種父母,控制欲極強,孩子每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飯,今天去哪兒玩,跟誰玩,事無巨細地都要管。有些離婚的家庭里,離異的媽媽不讓孩子與爸爸見面,連打個電話都要問好多遍,孩子的日記本無論藏在哪里都能翻到……這樣的家長其實根本沒有意識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自己的個人空間。
孩子打父母怎么教育
1、孩子出手,立刻制止
當孩子選擇出手的時候,我們必須要立刻禁止,我們不能讓孩子無緣無故的傷害別人。講道理需要在制止孩子之后再去進行,畢竟救人先救火。只要孩子能夠不傷害到任何人,我們在對他們進行教育。平日里也要約束自己的孩子,告訴他們武力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2、耐心和孩子講道理
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尤其是處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已經不適合對他進行簡單粗暴的打罵教育方式了,過于激烈的方式反而會更加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起到相反的作用。
3、建立孩子的是非觀
孩子打父母怎么處置?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長要明白,用暴力行為教育只會適得其反。即使孩子犯錯,家長也不要第一時間選擇暴力懲罰。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暴力行為,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嚴肅告知他這么做不對。
4、不要極力否定孩子的想法
叛逆期孩子和父母的想法必定有一些差異,但不要極力否定孩子的想法,要跟孩子一起心平氣和的商議解決雙方差異的方法,孩子也有判斷能力的。如果雙方差異大,父母也別太著急,用耐心和事實慢慢的和孩子進行解釋。減少差距,盡量避免過多的沖突。
5、讓孩子明白打父母對父母造成的傷害
孩子打父母怎么處置?家長想要改正孩子武力的情緒,就必須要從最基本的做起,如果孩子不能夠了解到這樣的做法到底能給別人帶來多大的傷害的話,那么他們就會一直秉承著這樣的做法,一直傷害別人。
如何教育孩子尊重父母
第一,要建立合理健康的家庭關系。
父母和孩子之間首先是民主、平等的關系,要使家庭成員和睦相處,家庭內部的人際關系必須擺正,要讓孩子明白與父母是這樣一種關系:父母是自己的長輩,是家庭生活的主導者。
父母作為孩子生活的供養者和引路人,自然應當負起教育子女的任務,在家庭中保持取權威的地位。尊重孩子,多聽孩子的意見,但并不是顛倒主次,任孩子在家里作威作福,想怎樣就怎樣,更不是他鬧得越兇父母就越讓步。
第二,一點一滴培養孩子尊重父母的習慣。
及母應當從日常生活細節抓起,讓孩子樹立這樣一種觀念:父母養育了我,我應該為他們多做些事,教育孩子把父母的教導落在實處,把父母的健康問題放在心上,不給父母添亂,并把這些要求變成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行為習慣。比如,當父母身體不適時,孩子應主動照護,給父母端飯送水、拿衣取藥,替父母采購日常用品等等。
對于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父母應該給他發揮的機會,不要事事包辦代替,比如可以證孩子整理自己的玩具,幫父母收拾碗篌,自己的手絹和襪子自己洗等。孩子只有經常鍛陳,才能形成良好的習慣。
第三,要讓孩子了解父母的艱辛。
現在不少孩子只關心自己能不能吃好、穿好、玩好,只知道向父母要錢買這買那,卻從不關心父母的工作情況,不知道父母的錢是怎樣來的,自然就不會設身處地考慮父母的難處。
因此,父母要有意識地提起自己工作上的苦惱和困難,讓孩子知道父母賺錢很辛苦,每天都在為生活而操勞。這樣,孩子才能體會到父母的養育之恩,從而珍惜自己現有的生活,也會從心底里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