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拿家里的錢一般跟家長有直接關系,孩子在跟家長在相處時,自己的意愿經常得不到滿足才出現的問題。出現這種事情時,不要打罵,就是跟他好好溝通,說清楚原因,讓孩子自己明白,家里的錢來來之不易,怎么用的計劃的,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會改,關鍵是父母的素質。
發現孩子偷拿家里的錢怎么辦
第一和孩子好好聊聊。問他為什么要偷拿家里的錢?拿去做什么了?了解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第二和孩子約定。比如每周或是每個月給孩子多少零花錢。如果零花錢不夠用的,可以讓孩子做家務來賺錢。刷碗,收拾房間,倒垃圾,也可以帶他到外面撿瓶子,讓他體驗勞動賺錢的不容易,知道珍惜勞動成果。
第三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天天訴說自己賺錢的不容易,刻意描述自己家窮,這都會導致孩子自卑,還有自責。就是有正當需要也不敢或是不好意思找家人伸手要錢,只能背地里偷拿。
第四現在都是手機支付。家里的現金不要放太多,要放到家人都知道的地方,旁邊放一支筆一個本子,明確告訴家里人,誰有急事都可以支用,但是必須交待所花錢的去處。慢慢觀察孩子的表現。
第五也可以把家里一部分生活開銷的錢交給孩子保管,自己需要了再向他支取,讓他記錄每一筆錢的去處,讓他明白賺錢花錢都不是容易的事,有正確的金錢觀。
第六教育孩子,特別是有問題的孩子,一定要有耐心,細心,愛心,不要急,不要躁。
小孩偷錢的原因一般有哪些
1、父母對孩子很寵溺,但因為沒有端正孩子的三觀,除了只會為孩子犯錯找借口,并沒有真正關心孩子,孩子也沒感受到父母的愛。孩子自然也不會感恩父母,心疼父母,干什么壞事不會因為父母有所顧慮。
2、孩子的心里沒有成就感和被認可,只因為父母從來不會欣賞孩子的優點,也沒有幫孩子找到孩子的愛好,鼓勵孩子有愛好。只因為孩子成績差就無法欣賞孩子。孩子沒有努力方向,也沒有被父母認可他的能力,更沒有成就感來支持他繼續努力下去的動力。他的心思只能都放到干壞事上。為了吸引他人的關注,找存在感,只能干些壞事。
3、現在是個不缺物質的年代,孩子有了零花錢,又沒有人教他理性消費。一旦孩子的消費觀被膨脹或者有攀比心理,多少零花錢也抹不平他的購買欲。
4、孩子平常在家連家務活也不用干,他更加無法理解父母掙錢的不容易,無法感恩父母。
5、第一次嘗試偷并沒有受到任何的后果代價,還有父母極力護著,慢慢就會愛上偷錢帶來的滿足感。
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需要讓孩子懂得以下幾點:
1、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商
西方的孩子,學校和家長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培養孩子“生財有道”的觀念。
比如,可以讓孩子把錢存到銀行,一段時間后,讓他看到存放在銀行是可以產生利息的;如果孩子年齡大一些,也可以讓孩子了解基金、股票等常識,更有些家長,給孩子一筆小小的資金,并帶領孩子一起打理理財賬戶。平時多鼓勵孩子閱讀一些理財類書籍,這對培養孩子的財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錢,不容易賺
現在很多大城市的孩子,生活條件都比較好,很多孩子衣食無憂,吃喝玩樂,父母都盡量滿足他們的需要,孩子們也不知道錢是如何來的,更不知道賺錢的艱辛。
平時可以讓孩子了解和體驗一下父母的工作,比如父母為了上班賺錢養家,早上擠地鐵、中午吃快餐、晚上加班等等。可以帶孩子體驗一下上班擠公交的不容易,讓孩子看看你工作的內容等等,加深對你工作的認識和了解。
也可以讓孩子體驗一下不同工作賺錢的艱辛,比如烈日下派報紙,路邊擺攤買小商品等等。另外,家長平時也可以讓孩子做一些“有難度”的家務活,并獎勵一點金錢,讓孩子知道通過勞動可以取得金錢這個道理。當孩子知道錢不容易賺這個道理時,就不會亂花錢,更懂得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珍惜現在的生活。
3、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需取之有道
平時可以用討論、交流、講故事等形式,讓孩子知道錢的重要性。但是錢雖然很重要,取之有道更重要。有好多名人故事,或身邊人故事,或社會故事,因為當事人貪財,用不正當手段獲得錢財而受到法律制裁,這些例子可以作為反面教材教育孩子。讓孩子懂得,只有用正當手段取得錢財,才是受人尊重的。
4、適當的花錢也是必須的
成由儉敗由奢,孩子通過省吃儉用或通過其他正確途徑取得的金錢,要鼓勵孩子學會正確運用,花在有價值的地方。如果孩子對金錢過于吝嗇,變成“守財奴”也不好。
學會花錢,是為了學會更有動力的賺錢。如果孩子平時有喜歡的玩具,文具,可以鼓勵孩子用自己賺到的錢去購買。遇到有需要幫助的人,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捐贈等等。讓孩子體驗通過自己能力賺錢,同時花自己的錢,那種獨立和自豪感,會讓孩子感到滿足和快樂。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