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因為有的時候男生發現和自己的母親聊不起來,母親沒有耐心聽他們聊天,而是不斷的嘮叨,將聊天變成了被聊天,母親沒有放下自己的身份和兒子心平氣和地聊。
兒子不與母親交流原因
男生為什么不愿意跟母親說話,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第一,母親的話讓孩子產生了負面情緒,比如厭煩,恐懼,無奈。母親如果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就會變成一個“討厭”的媽媽,孩子不想和她說話就很容易理解了。
第二,孩子不理解母親。孩子因為年齡較小和閱歷尚淺,還不懂得珍惜母親的關愛,會冷落母親,不想和他說話,這種一般容易發生在青春期,大多數孩子過了那段時間就好了。媽媽不要著急。
還有一種,孩子雖小也是男人,他的思維方式和女人不同,再加上年齡越來越大,不習慣和母親聊天了也是很正常的。天下所有的愛都是為了靠近,唯有母愛是為了分離。小鳥長大了就讓他去尋找自己的天空,媽媽要慢慢習慣。
家長應該如何與孩子溝通
溝通時家長與孩子應該處于平等地位。很多家長在溝通時總是高高在上,拿著找孩子毛病的姿態與批評指正的角度,這樣孩子會感到很害怕與壓力,往往效果很差。孩子點頭同意只不過是迫于壓力的應付。事實上,家長與孩子之間應該建立起朋友的關系,平等互助。
溝通時應該切身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換位思考。孩子擔心什么,最關心什么,最抵觸什么,如果別人這樣對自己說話,自己能不能接受,怎樣的態度最容易接受與理解等等,這些都應該思考,都是換位思考的內容。沒有換位思考,就沒有溝通的撼動力量。
溝通中要使用和藹的語氣與平和的態度。語氣要委婉,不要激動,不要恨鐵不成鋼的態度表現在臉上,事實上,你越是不委婉孩子越不喜歡,溝通越來越少,越覺得有代溝。娓娓道來比大呼小叫更有親和力與說服力。
家長如何跟孩子搞好關系
1、和孩子做朋友。
有些家長認為,對于孩子而言,家長就應該有權威性,怎么能和孩子做朋友呢?這樣理解其實較為片面。該家長管教孩子時,家長要不留情面,該說就說,該約束孩子就約束孩子,而與孩子做朋友,就是要家長可以適當低下頭來,彎下腰和孩子說話,從孩子的角度多思考問題,讓孩子建立起對家長的信任,從而跟孩子搞好關系。
2、多陪伴孩子,給孩子以安全感。
陪伴是孩子最不能缺少的,包括爸爸的陪伴也包括媽媽的陪伴。少一方的陪伴就會給孩子心理帶來陰影,最好是一家人經常外出吃飯、逛街,有條件的可以外出旅游,通過集體活動,增加相互之間的了解和感情,讓孩子無時無刻能夠體驗到家長陪伴帶來的安全感,不會在心理上形成失落感。當孩子內心充沛時,才更加有信心邁開步子,向前走。
3、找機會多和孩子聊天。
不知家長們有沒有發現,孩子越大,家長和孩子越不能夠聊到一起,因為共同的話題少了。若是家長有心,是可以找到合適的話題的。當然,家長是要多下些功夫的。家長要了解孩子喜歡啥,有沒有偶像,經常看哪些方面的書……當家長能夠稍微知道一些孩子們想說啥時,就找到話題了,切入進去,再尋找機會將話題擴展或者轉移,就比較容易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