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假期來臨,孩子們都得以放松,對假期充滿了期待。但是假期里孩子總是想著法的偷懶,家長不主動提醒他就不會主動去寫作業,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該怎么辦呢?
孩子假期寫作業不自覺怎么辦
1、家長首先了解作業詳情
家長首先要對孩子的假期作業進行了解,具體到每一個學科的作業內容,也包括家長額外增加的作業安排,當然如果學校安排的任務本就已經足夠,也沒必要再額外的增添,否則就會加重任務負擔。
2、和孩子一起進行協商
對于作業的分配,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協商,要根據實際情況還有考慮到孩子對假期的各種安排,家長們不要一味的注重學習,也要考慮到孩子自身的活動計劃。這里的假期作業安排要注重各學科的合理分配,以及每日的具體時間規劃,制定出一個詳細的計劃表倆督促孩子執行。
3、制定獎懲制度
"無規矩不成方圓",規劃制定之后也需要明確的獎懲制度來進行,首先對于孩子每日的任務如果沒有保質保量完成,孩子就要接受懲罰,當然,如果孩子在一定階段內表現良好,家長也要注意對孩子的優秀表現給予表揚和獎勵,以此來激勵孩子,讓孩子更具有自覺性和主動性。
假期時間的學習安排其實并不用過于緊張,家長要注意要勞逸結合,主要還是讓孩子放松心情緩解壓力,同時不要中斷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為何不愿意寫作業
第一、父母陪孩子寫作業的方式有誤
許多家長會認為陪孩子寫作業就只要自己在旁邊看著孩子寫作業就可以了,然后父母就開始玩手機,那么面對這樣的情景,不論是誰都很難靜下心去寫作業,試想一下,如果父母在看書,孩子在旁邊看電視,那么父母的心思可能也就會被電視里的精彩內容所吸引。與其是這種干擾性的陪伴,還不如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寫作業,這樣的效率可能還會更高一些。
第二、家長不夠有耐心
很多家長在孩子第一次請教問題的時候是很溫柔的。但父母講的孩子不一定能夠聽懂,孩子的提問次數一多,家長就容易陷入一種焦躁的情緒,甚至有時候還會說一些攻擊性的話語,比如說你怎么這么笨呢?在情緒過激的情況下說出這么難聽的話語,其實是非常傷害孩子的,這些帶有人身攻擊色彩的話語在很大程度上會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也會讓孩子漸漸失去信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一種恐懼。
第三、家長情緒不穩定
其實我們都可以理解,父母除了要處理家庭中的瑣事之外,還要面對工作中的事情,那么家長在下班回家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當中,有可能情緒就已經處于一種不太穩定的狀態,尤其是在孩子不認真寫作業的時候,家長的情緒就會達到崩潰的邊緣,但家長又怕自己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就會通過撕孩子作業本或者扔孩子的書包來恐嚇孩子,但這個行為也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的陰影。教育學家曾經說過,做父母的永遠不要去破壞孩子的任何一個物品,哪怕是一個紙團。
孩子寫作業時家長應該怎么做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如果一邊看電視一邊監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寫快點。”“別磨蹭。”“不準看電視,好好學習。”孩子就會不高興:“憑啥你就能看電視,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如果大人也看書,不打擾孩子,營造濃厚的家庭學習氣氛。孩子才能心態平和,心思都在學習上。
培養孩子責任感
當孩子出現作業磨蹭、不專注等情況時,要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沒寫完不準寫了,該睡覺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適當地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帶來的一些后果。)
這樣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后悔,心里想:“這下完了,怎么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得快點了,不然還得挨批。”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當孩子出現馬虎大意、作業寫得潦草,效率低時,家長要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我已經說過了,寫不工整要重寫,因為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你看,這是“規定”,不能破壞,所以你必須重寫了。
“你看,你應該這樣寫字(講述寫字規范,橫平豎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寫得比你剛才的字有進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嗎?”
孩子懂得“規定”的重要性,心里想:“比剛才的字有進步,容易。”孩子會對自己充滿信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