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4歲是孩子叛逆的高峰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多都具有很強的逆反心理,家長不要試著用權威壓制孩子,這樣不僅不能改變孩子的叛逆情緒,反而會適得其反。那14歲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較好呢?
14歲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較好
1、設定合理的規則與界限
為孩子設定一些基本的行為規范,如作息時間、學習要求等,讓孩子明白哪些行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的。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適當放手讓孩子自主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對于孩子的積極表現,要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要加強溝通和交流
在叛逆期,十四歲孩子可能會與家長產生矛盾和沖突,這時候家長需要主動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彼此的想法和需求。通過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可以增進親子關系,減少矛盾和沖突的發生。同時,也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支持和關愛。
3、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和個性
14歲的孩子渴望獨立,他們希望自己的觀點和選擇得到尊重。家長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和個性,給予他們適度的自主權。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他們知道家長支持他們成為獨立、自信的個體。
4、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孩子在青春期會渴望獨立,父母意識到孩子有獨立的想法時,不要馬上做出評價與否定,孩子如果出現逆反行為,家長只能選擇體諒孩子,讓孩子嘗試慢慢獨立,家長在身邊適當地引導孩子,孩子會感受到父母的苦心的。孩子做錯事情,家長不應該責怪打罵孩子,而是要體諒孩子,讓孩子自己去反思自己的錯誤。
14歲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1、引導孩子好好溝通。14歲孩子不聽話,我們首先要平復自己的心情,不要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然后拿出坦誠的態度,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聊天,我們可以拋出除學習之外,各式各樣的話題,可以講講自己小時候調皮搗蛋的故事,引起孩子的共鳴,慢慢打開孩子的內心。
2、父母要學會尊重和信任孩子。十四歲叛逆期的孩子,心理和生理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孩子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認同,渴望通過叛逆的行為來向世界宣告自己已經長大了。這個時候,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去支持、肯定、信任孩子,和孩子處理好關系,孩子才有可能把自己的心里話說給父母。
3、以身作則,共同約定言行規范。為了建立正常的親子關系,父母要以身作則,帶頭做好孩子的表率,和孩子一道約定共同遵守的言行規范,既約束自己,也約束其他的家庭成員,以此逐步引導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正去面對和處理生活中的各種矛盾或者問題。
14歲孩子叛逆期常見的表現
1、不尊重爸爸媽媽。青春期孩子叛逆體現最為明顯的體現就是無視爸爸媽媽,不尊重爸爸媽媽,有的背叛嚴峻的孩子還會有打罵家長、頂撞長輩的行為。
2、獨立意識增強。叛逆期孩子開始尋求獨立,可能會對家長的安排產生反抗。家長應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適當放手,讓他們學會自主解決問題。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多多少少都會經歷青春期這個過程。在這個時期,孩子們往往會有一些叛逆的表現,他們會不聽父母的話,與父母對著干,甚至故意做一些出格的行為,惹自己的父母傷心。
14歲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較好
1、耐心溝通
叛逆期的孩子都很難溝通,對于家長和老師的話大部分都聽不進去,家長和老師在與其溝通的時候要多些耐心,這個時期的孩子犯一點錯是難免的,只有多些耐心,和孩子細心的溝通,知道孩子的心里想什么,才能教好孩子。
2、舒緩壓力
許多家長和老師只知道給孩子學習壓力,卻不會和孩子交流,不知道孩子的心理情況,繁重的學習作業,考試名次排名,只知道要求孩子要考上好的學校,卻不顧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實孩子們的壓力不比家長小,精神壓力過大沒有適當的放松的話,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3、尊重信任
青春期的青少年心靈的成長,渴望自我做主,遭到家長和老師的否定,其叛逆的心理就會增加,有一種你認為不行,我就要做給您看的念頭,要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認可,家長和老師不應該只看到孩子的缺點,要多注意孩子的優點,對孩子一定的信任,該放手的要放手讓孩子去做。
4、換位思考
其實每一位家長和老師也是從青春期長大的,也有過叛逆期,在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時候,要多換位思考,了解14歲孩子叛逆的原因,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找出問題的原因,才能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大部分青少年叛逆心理的產生,都是溝通不到位產生的,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和孩子溝通,學會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對孩子給予一定的認可,讓孩子知道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孩子和父母相處融洽,就不會有叛逆的行為了。
14歲孩子叛逆的原因
1、家長受傳統思想影響
家長對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識,總認為孩子還不成熟,要絕對服從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則就是“忤逆”“對著干”。因此,孩子不會或很少會把父母當成自己的傾訴對象,怕自己做錯事后,受到家長責備。許多中學生認為自己做錯事后,最反感家長的指責,而對他們反感的原因是因為家長們盛氣凌人,態度生硬。
2、家長認識上的錯誤
一些家長缺乏普通的心理學常識,對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簡單粗暴,經常無視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
3、父母與子女缺乏雙向交流
隨著孩子的成長,獨立意識漸強,要求有自己的處事方式,不希望受到過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長出于對子女的保護,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辦,這樣子女的渴望獨立與家長不恰當的好意關心,就會產生思想上的沖突、矛盾。
14歲叛逆期的表現
1、和其他孩子發生沖突。
叛逆期會讓孩子變得暴躁易怒,在和別的小朋友玩耍時,很容易被惹惱。被惹惱后也不會選擇心平氣和的跟朋友交流,而是會選擇直接沖突,甚至會對其他孩子大打出手。
2、對管教產生厭倦心理
因為孩子年齡不大,沒有能力保護自己,所以父母出于關心會天天嘮叨或者經常插手孩子的事情,這樣會讓孩子感到極度的厭倦。特別在長到14歲以后,他們有了獨立的思想,會抗拒父母的管教,并對他們千篇一律的管教嗤之以鼻。他們希望擺脫父母的控制,以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
3、性格固執不講理
有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后,性格上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他們自以為已經長大,總想堅持自己的想法,一旦與父母意見不同,不僅會與父母頂嘴,還會產生厭學、叛逆的心理,導致學習成績下降,不論父母怎么教育也聽不進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